农村地区留守老人问题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4

农村地区留守老人问题分析研究

徐晓暄

徐晓暄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2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经济收入低,精神生活单调、孤寂、空虚,生活无人照料是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境,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既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又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经过分析研究提出应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等建议,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留守老人

[作者简介]徐晓暄(1987-),女,河南南阳人,本科双学位,现就职于广西南宁市南宁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会计、经济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6-0028-04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由于农村人均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民从自己原有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大量农村青年进城打工,将孩子、老人留在家里,即所谓的“留守人员”,这对留守人员在物质生活上和感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留守人员中的老人就称为留守老人。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类似,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同样进入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迁移与流动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据报道,“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现象,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心一直是迁移的特征和对迁出地、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等,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层出不穷;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其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影响一直被忽视。最近几年,随着留守儿童的安全、心理和道德发展等问题被媒体以极端个案的形式曝光,农民工背后的留守人口问题才开始逐渐引起学者和政府的关注,留守儿童也因此成为这两年学术研究、媒体报道的热点,不少政府部门甚至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举措;但对于同为留守者的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而言,相关的媒体报道并不多,学术研究也才刚刚起步。

一、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负担越来越重,经济收入低甚至生活无着落

农村留守老人年轻力壮时为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今他们年迈力衰,本应该颐养天年,但青壮年子女外出打工,使他们不得不挑起抚养孙子、外孙及耕种责任田等多副重担。由于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有子女,不属于五保老人供养对象,也没有退休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因此,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劳动和子女补贴。而这种补贴方式缺乏稳定性,补贴标准往往偏低。农村现实生活中孝道观念的淡化以及一些子女自身在外地谋生压力大,加之子女间对赡养老人上的非正常攀比、推诿和农村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有的子女还视老人为负担,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致使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甚至陷入生活无着落的境地。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其景象令人触目惊心。表3-1描述了农村子女外出打工后留守老人农业劳动负担和家务负担变化。

(二)精神生活单调,孤寂空虚,再婚阻力大

老人都有好静的一面,但又最怕孤独。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很多的子女只注重对老人的物质供养,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和关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留守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孤独感。另外,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老年人大多是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农村留守老人在家庭外边也难以找到精神寄托。在众多农村老年人中,不乏老伴先逝的,许多老人便有了再婚的愿望。但子女因害怕增加自身的负担,对此持反对态度的居多,甚至以不给房住、终止赡养等相要挟,致使老人不能如愿。表3-2描述了农村子女外出打工前后留守老人的孤独感比较。

(三)家庭氛围缺失,生活无人照料

因老年人闲暇时无处可去,村里的小卖部又往往是人群集聚地,老年人因无购买能力,到其场所闲坐时亦不受店主欢迎。两代人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好的,更易遭到媳妇的排斥,即使当儿子的想孝顺也阻力重重。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在老年人个人日常生活服务方面,基本上是靠自己照料和家庭成员照料,由养老机构、居委会、村委会、志愿人员、朋友邻居和保姆等社会服务的比例极小,如在穿衣、吃饭、洗澡和上厕所等方面,分别仅占0.31%、0.91%、0.46%和0.34%,即99%是由自己和家人照料;在做饭、洗衣、料理家务和购物等方面,由社会服务者分别占1.3%、1.63%、1.01%和1.18%,即98%由老人自我服务和家庭成员帮助。子女不在身边,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家庭氛围缺失,生活无人照料。对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会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陪同去医院看病时,子女不在,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感到很失落。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

(四)就医难,医疗费用问题突出

农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以上,许多人是多病缠身。而农村医疗机构少,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医务人员少,有的乡村卫生院甚至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缺医少药,自身难以维系生存,农村留守老人就医难问题十分突出。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对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每年医疗费支出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无病时生活收支尚可持平,遇到疾病就无能为力了,只能自己硬撑着,小病抗,大病拖。有些农村留守老人一旦染上重病只有等死的份儿,往往带着遗憾痛苦地离开人世。表3-3描述了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五)安全隐患多

由于年迈体衰,一些农村留守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日常生活行为都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一些不法之徒把罪恶的黑手伸向留守农村的老人。据笔者走访了解,这些不法之徒利用农村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心地善良等特点,通过托儿的蛊惑销售过期和假冒伪劣药物骗取农村留守老人的钱财。

(六)传统的思维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上的差距愈益增大。代沟加深,双方都倾向于两代人分开生活。农村留守老人对现代生活非常陌生,传统的思维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老年人因为长期住在农村,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并且习惯于生活在熟人社会里,不愿意离开自己熟识的农村而去陌生的城市。

(七)教育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许多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最令他们头疼的是教育儿童。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些隔代长辈,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的要求。同时,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爱这些留守儿童,对这些与父母长期不在一起的农村留守儿童,老人们对他们的管教轻也不是,重又不能,只好由着他们的性子去做,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同时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是文盲,对孩子的功课根本不能辅导,对他们的学习只能放任自流,有的连自己照顾自己也成了问题,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二、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凸现,不仅影响到诸多农民的家庭生活,也影响到了整个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留守老人”的大量涌现,原因不外如下几个:

(一)是“老龄化”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使农村家庭向小型发展,原来供养老人养老的家庭模型正在巨变,“银发浪潮”已经到来。中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可以说,“留守老人”是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迫于生计或为了获得更好的求学机会,子女不得不外出务工或学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水平的提高,东西部差距的加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前往沿海及大中城市务工,他们认为外出务工能够比在家种地更可能获得广阔的收入,从而提高生活水平。这是“留守老人”产生的最重要及最普遍原因。目前,全国农民进城务工人口已超过1.2亿人,并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5亿人口。农村青少年外出务工求学,从国家社会生活的发展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子女不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无法顾及老人,往往使老人晚年十分寂寞。农村“留守老人”的存在,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付出的成本代价和出现的社会问题,是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图4-1描述了1953-2010年中国城乡人口情况。

(三)是“代际”的差异性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代沟是造成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生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差距越来越大。“代沟”加深,子女要求有独立的生活空间,而老年人大多具有深厚的恋土情结,不愿意离开家乡随子女进城生活。老人认为与子女分开居住既可以避免因家庭矛盾引起的争吵,而年轻子女因工作繁忙,经济条件有限,对留守在家的老人关照也必然有限。

(四)是老人经济的窘迫性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留守老人”日常生活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子女供给或自己的劳动所得。据调查,60.3%的在外务工子女由于自身衍生经济的能力十分有限,他们只能在父母生日或春节不能回家时,根据自已收入状况,寄部分钱给家中老人,一般没有固定数字,而平时寄回去的钱,一般都用于“留守儿童”的生活费及学费等,实际上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非常有限。此外老人们在家种地的收入也较少,耕种劳作一年下来,除去各项必要的农业开支,实际收入廖廖无几。

(五)是老人精神生活贫乏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据北京大学农村研究所2007年中西部6省市农村地区调查资料表明,超过62.7%的“留守老人”担心自己“老不能所养”。由于子女长年在外务工,加之自身工作、经济等方面因素,以致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平时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即使偶尔与家中联系,也主要是咨询“留守儿童”的生活或学习等方面情况,父母在家生活倍感“孤独”与“凄凉”。其次由于大多数“留守老人”年老体弱,自身经济状况甚为窘迫,加之所处区域经济发展落后,集体经济脆弱,以致“文化娱乐”的“硬件”及“软件”设施极其匮乏,“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单调枯燥。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

要真正解决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短期内很难一步到位,应采取近、中、远期规划,循序渐进式推进。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做积极参与社会的主人

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应关注“留守”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地方政府就可以引导赡养人出资,社会来承办,设立老年人活动室,组织老年人到附近旅游,提高他们的精神面貌,使其老有所乐。

(二)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

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化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唯一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对在敬老爱老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弘扬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鞭达。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家中大事多征求父母意见,即使没有事也要经常与老人通通话,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三)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

为留守老人提供诸如理发、环境卫生清理、房屋修缮等日常服务,可由民政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牵头,尽可能在各乡镇都成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建立一支常年服务的队伍,以缓解留守老人存在的困难。

(四)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给出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医疗费用。

(五)逐步建全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

首先是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额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政府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应当不断提高当地最低生活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以确保当地生活困难的农民群众能够享受较多的经济发展成果。其次应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目前低保资金主要有各地方政府负担,对于不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某些县来讲,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需要低保救助的人口较多,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必须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补助力度,才能使得低保制度长期有效的运行。

最后是鼓励企业、个体老板捐资设立老年人基金,对需要帮助的老人给予扶持。

(六)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

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的办法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如成立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中心、老年人互助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在老年人组织内部,可实施老年人互助机制,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义务服务,把义务服务的时间进行累积并建档,等将来自己需要这方面服务时,可以免费享用所累积的服务时间。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无人管等问题的解决。

留守老人的难题若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晚年生活与身体健康,在外打工的子女也难以安心。要真正破解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政府可在发展农业生产上找出路,加大对农村的财力与科技投入,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进行农业开发,使他们在农村有钱可赚,既不影响致富,也能照应老人。

主要参考文献:

1.JohnKnodel,ChanpenSaengtienchai.RuralParentswithUrbanChildren:SocialandEconomicImaplicationsofMigrationfortheRuralElderlyinThailand[J].Population,SpaceandPlace,2007,(12):1-18,13,193-210.

2.VullnetariJ,KingR.‘DoesyourGrannyEatGrass?’MassMigration,CareDrainandtheFateofOlderPeopleinRuralAlbania[J].GlobalNetworks,2008,8(2):139-171.

3.MitiadesHB.TheSocialandPsychologicalEffectofanAdultChild’sEmigrationonNon-ImmigrantAsianIndianElderlyParents[J].JournalofCross-CulturalGerontology,2002,(17):33-55.

4.BaldassarL.TransnationalFamiliesandAgedCare:theMobilityofCareandtheMigrancyofAgeing[J].JournalofEthnicandMigrationStudies,2007,(33):275-297.

5.张昊.老龄化与金融机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6.周长洪,刘颂,毛京沭.农村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结构与空巢特征[J].人口与经济,2011,

(2):7-12.

7.王萍,李树茁.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纵向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1,(2):13-17.

8.金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2):85-91.

9.王萍,高蓓.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发展趋势影响的追踪研究[J].人口学刊,2011,(3):70-79.

10.杨春.城市老年人心理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J].人口学刊,2011,(3):80-86.

11.杜鹏,王武林.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J].人口研究,2010,(3):8.

12.傅双喜,张伟新.老年人心理需求与对策[M].北京: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2009:37.

13.孙微微.代际支持对城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J].中国社会保障,2010,(3):40.

14.伍小兰,李晶,王莉莉.中国老年人口抑郁症状分析[J].人口学刊,2010,(5):47.

15.李振纲,吕红平.中国的尊老敬老文化与养老[J].人口学刊,2009,(5):27-31.

16.关傅.我国养老金制度长寿风险的对冲突路径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35-40.

17.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下北京下的养老金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

(责任编辑:常山客)

TheProblemoftheLeft-behindElderlyinRuralArea

XuXiaoxuan

Abstract:theproblemofleft-behindelderlyhas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withalargescaleofrurallaborforcegoingtothecity.Theseelderlyaregenerallyfacingsuchtroubles:lowincome,monotonousspirituallife,lonely,andhavenoonetolookafterthem.Thisproblemisrelatedtonotonlythehealthandhappinessoftheelderly,butalsowhetherChinacansuccessfullydealwiththeagingproblemofthepopulationandthe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Thepaperproposesthattosolvethisproblem,itisbeneficialtocombinethefamilypensionmodewiththesocialpensionmode,indetail,tobuildavolunteergrouptotakecareoftheelderly,tomodifytheruralmedicalinsurancesystem,toconstructruralold-agewelfareinstituteandsoon.

Keywords:ruralarea;agingofthepopulation;left-behindelde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