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体会

刘敏魏红玉

刘敏魏红玉(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22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86-02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动脉血管瘤样突起,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可能增加血管内压力的情况如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及用力排便等,均可以导致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再次破裂出血其致死致残率高达50%以上[1],所以患者一旦确诊,应早期积极治疗,目前国际上公认出血三日内为最佳手术治疗时间,对于已破裂的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血管内可脱性铂金弹簧圈治疗和手术夹闭[2],但直接手术夹闭损伤较大,主要用于不适宜行介入治疗的病人,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成为新的独特的治疗方法[3]。

有效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等至关重要。预见性护理是指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提高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4]。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预见性护理应用到8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例病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40岁~59岁。本组患者7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后交通动脉瘤行夹闭术后复发收入院。全部病例均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病变位于后交通动脉5例,前交通动脉3例。

2.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及结果

全身麻醉后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置于病变侧的颈内动脉内,造影显示动脉瘤的全貌,并找出显示动脉瘤的最佳位置,测量动脉瘤的大小,瘤颈与载瘤动脉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塑形后的微导管在微导丝的引导下经导引导管送入动脉瘤内,按照预先测量的大小送入弹簧圈,弹簧圈的选择从大到小,直到动脉瘤致密填塞为止。栓塞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均完全栓塞,且载瘤动脉通畅,本组病人中无术中出血及死亡病例。

3.术前预见性护理

3.1一般预见性护理目的:为了以免引起动脉瘤的二次破裂,增加死亡率。措施: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给予镇静、止痛、通便治疗,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

3.2心理护理目的:使病人树立信心,消除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使手术顺利进行。措施:栓塞前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用安慰和善解人意的语言开导病人,用科学易懂的话回答病人疑惑的问题,并说明栓塞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简要介绍过程,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以免血压升高引起动脉瘤再次破裂。

3.3器械准备:目的: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措施如下:

3.3.1除常规准备造影导管器材仪器外,还要准备好术中用到的铂金弹簧圈和微导管等各种一次性材料,目前临床使用的弹簧圈多种多样,因此应根据瘤体的大小来准备。

3.3.2如用弹簧圈还要准备好电解脱的器械,电池和连接线,备好导管塑形时所用的蒸汽壶或电吹风。

3.3.3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3.4备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做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

3.5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30分钟给予常规鲁米那、阿托品肌肉注射。

4.术中预见性护理

4.1目的:保证术中患者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措施:协助患者仰卧于导管床上,常规开放静脉通路及给药,安置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随时检测血压、脉搏、呼吸、二氧化碳浓度、血氧饱和度。全麻成功后插导尿管,以减轻术中对患者的刺激。

4.2目的:避免术中感染。措施:暴露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严格无菌操作,在传递器械物品时,要注意避免跨越无菌区,确保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4.3目的:抗凝和防止血栓形成。措施:将12500U肝素溶入6ml盐水中,首次静脉注射时给予3000U(约2ml)然后每小时再给予1000U,总剂量为5000~6000U进行抗凝,肝素化治疗。防止微导管与微导管丝之间形成血栓。

4.4目的:保持术中静脉通道安全畅通。措施:遵医嘱作好抢救工作,密切观察加压输液器内的液体,随时调整压力,并做到随时更换,以免进入气体和压力不够。

5.术后预见性护理

5.1一般护理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术后绝对卧床1天,限制体力活动3—4周,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予镇静、止痛。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大量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术后4小时可以进食流食或者半流食。

5.2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常有剧烈头痛、紧张甚至烦躁不安,均为导致脑血管痉挛或再出血的诱因,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防止患者躁动及癫痫发作,做好心理护理,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用力咳嗽、排便、情绪激动等。护士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明情绪稳定的重要性,指导进行适应、调节,使患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嘱家属勿在患者前讨论病情及谈论悲伤事情[5]。

5.3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早期遵医嘱应用脑血管扩张剂及扩容剂、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及时观察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避免血压降得过低,将收缩压调控在150-170mmHg,平均动脉压在70-100mmHg,如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收缩压高于2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高于130mmHg时才考虑使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6]。术后常规给予头颈部冰敷或戴冰帽,预防体温升高,减低脑耗氧黾,合理应用钙离子拈抗剂,减轻和消除脑血管痉挛,用药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避免用药过快引起血压下降,造成脑供血减少。

5.4感染的预见性护理:①保持口腔清洁,每次进食后应漱口,以去除食物残渣,卧床不能自理者,负责护士予以口腔护理2次/d,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②有引流者要注意引流内口低于引流出口位置,应用抗反流引流袋,保持管路通畅及密闭,防止逆行感染,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每天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预防颅内及泌尿系感染。

5.5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体征变化,观察呕吐物、排泄物颜色、性质,及时做胃液、大便潜血试验,早发现、早治疗、取得最佳抢救时机,有显性出血者应观察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早期肠内营养,应用H2受体拮抗剂药物预防。

5.6继发性脑水肿的预见性护理:术后2~4d可发生反应性脑组织水肿,应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控制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取头高15°~30°位,遵医嘱常规应用脱水剂3d。本组患者平稳渡过脑水肿期,无脑疝发生。

5.7压疮的预见性护理: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大多不愿意变换体位而致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为预防压疮的发生,预见性护理要求负责护士按时、定时督促并协助患者翻身,床上移动时严禁拖拉、拽等动作。其次,还要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无渣屑,保持皮肤的清洁、患服随脏随换,大小便失禁者注意保持肛周及会阴部清洁、干燥,必要时,给予德湿肤减压贴覆盖骨突处。

6.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改善睡眠状态,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及危险性工作;需继续服药者严格遵医嘱服用,指导患者按时服药,说明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1—3个月来院复诊。

7.小结

颅内动脉瘤的首发症状常为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破裂后死亡率极高,所以必须就近治疗,尽快施行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栓塞的材料越来越先进,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所以目前选择介入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围术期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成功与否与护士精心的术前、术后仔细观察及监护有密切关系,同时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熟悉新业务,新技术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各种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配合医生采取迅速有效的抢救护理,才能保证手术成功率,保证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而康复出院[7]。

参考文献

[1]DoveyZ,MisraM,ThorntonJ,etal.Guglielmidetachablecoilingforintracranialaneurysms:thestorysofar.ArchNeurol,2001,58:559-64.

[2]凌峰,李铁林,刘树山.介入神经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

[3]冒平.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39.

[4]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天津护理,2011,19:122-123.

[5]陈保菊.颅内动脉瘤夹闭术42例术后预见性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5-96.

[6]王淑芬,王春丽,邢玉梅.急诊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77-478.

[7]李科琴,王云丽.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