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微型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邓玉娇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松岭学校邓玉娇

中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的微型化更是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中小学校目前现有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数量有限,使化学教学中的大部分实验均由教师演示,导致许多实验学生无法亲自动手体验和观察,影响了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若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则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学方式的变化,给实验教师的教学发出了新的挑战。如果课堂上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还是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则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实效性,或课堂上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依然按常规实验去做,这样需要较多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对环境也有污染。所以在中学逐步广泛推广微型实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演示实验是探索新知识和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又是学生实验操作和技能最直接的模具。因此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的演示实验,并对一些实验在保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例如,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用燃烧匙盛放硫粉进行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药品用量过多,燃烧时间较长,做完实验后仍有剩余不易熄灭的物质,因而产生大量的SO2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对于这个实验,教师这样改进:①将一细玻璃棒的一端烧至红热状态后压出一个小凹槽,微型燃烧匙就制成了,再用青霉素瓶作微型反应容器,用酒精灯加热到红热状态,迅速打开盛有氧气的青霉素瓶的胶塞,立即将自制“燃烧匙”插入,盖上胶塞,可观察到红热的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深蓝色火焰。②燃烧完毕后,用注射器向青霉素小瓶中注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

实验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创新的欲望。

又如,化学人教版第一册“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探究实验,课堂上教师让3个学生向三支小试管中分别装入少量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在3个气囊里分别装入块状石灰石、块状石灰石、粉末碳酸钠,然后教师让3个学生同时把气囊中的药品倒入试管中并观察气囊的变化;并让全班学生记录现象,探究内容如下表:

通过上述探究,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最适宜方法。

二、改大型实验为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

学生分组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科学概念、巩固科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微型仪器做实验,一方面出于为学校节约实验经费开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化学人教版第一册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氨气有很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在完成该实验的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很大不便,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新设计的“氨分子扩散”实验为学生亲自实验:

(1)实验目的

①学生通过“氨分子的扩散”探究实验得出分子具有运动的性质。

②对该实验的改进,新设计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污染性小,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2)实验用品矿泉水瓶、眼药水瓶

这样改进,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且减少药品的用量及浓氨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改变了当前实验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做”实验、学生在下面“抄”实验的现状。

三、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时间、空间及仪器和药品选择上都十分有限,学生的个性不能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思维没有被完全打开,家庭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有充裕时间自主进行探究实验,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资料查阅、替代药品和仪器收集,现象观察与记录,结论与分析等全过程都是学生个人行为,参与意识强,家庭合作气氛浓厚,思维活跃。例如,学完实验室制取CO2内容后,要求学生自制一瓶CO2气体:

(1)药品鸡蛋壳、石灰石碎粒、碱面、食醋、干燥剂小包(配制澄清石灰水)。

(2)仪器青霉素瓶、输液管、注射器、塑料袋、饮料瓶、滴眼液瓶(扎许多针孔)。

以上微型化学实验,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总之,微型实验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自觉养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