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改良自制圆针刀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

/ 1

针刀改良自制圆针刀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

黄奎麟丁世林

黄奎麟丁世林

(四川省广汉市中医医院618300)

笔者自2012至2014年使用小针刀疗法及各种物理疗法治疗项背部筋膜炎201例,其中43例使用改良圆针刀松解法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25例,年龄30~65岁,平均45岁。平均病程118d,1次性治愈8例(18.6%),2次治愈10例(23.2%),3次治愈25例(58.2%)

1.2针刀改良方法用1mm直径克氏针,针长15cm,尾部5cm用铜丝缠绕以方便使用,原有尖利头部打磨去锋。针前部0.5cm打磨成椭圆如毛笔头状(见图)。

1.3手术操作过程进针点用标记笔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带无菌手套。先用普通针刀破皮至浅筋膜层,退出针刀,再用自制圆针刀,按习惯和操作以右或左手持针。沿之前针刀入路进入到浅筋膜层,在浅筋膜层作“爪”形分离和松解。松解半径5-10cm不等。术毕,创可贴/输液贴覆盖。

2讨论

项背部筋膜炎[1]是一种常见难治性软组织疾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多由于急慢性劳损或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组织的充血、水肿、出血、局部缺血、组织渗出、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导致组织粘连、纤维化、钙化等而引发肌肉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的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症状加重,治疗效果不明显及病情反复。目前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方法众多。一般通过蜡疗[2]、中药熏蒸[3]、温针灸[4]、中频、火罐[5]、推拿[5]进行治疗。小针刀普及以来,已有大部分患者通过针刀[6-8]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疗效甚佳。但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或项背部受湿受寒导致的颈椎病合并项背部筋膜炎,项背部肌肉劳损严重,肌筋膜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迁延日久,形成慢性陈旧性肌筋膜炎。病程长,且各种治疗尝试均疗效极差。小针刀治疗慢性肌筋膜炎亦可取得较满意疗效[9]。针刀器械最基本的功能是穿刺、小范围切开和小范围钝性分离[10],因此可用于软组织松解减压。针刀刃具具有切、割、削和分离作用[10]。笔者在临床中有患者反馈,小针刀治疗时疼痛较难忍受。故笔者在临床中尝试以改良圆针刀行“无损伤钝性”松解。本法属针刀治疗。无切口,肌肉、血管、神经无损伤、简单易行、疗效确实、无后遗症和并发症等优点。特别是改良后的圆针刀应用了1mm直径的克氏针,充分发挥了针刀机械原理中的分离作用[10]。在针对筋膜炎以及肌肉痉挛的患者时,针刀只能进行小范围的钝性分离,如需加大范围则需换更长的针刀针。由于解剖变异等影响,对于部分医者来说,针刀越长,操作起来困难越大,在使用过程中刺入患者体内的针体越长,患者被损伤的可能性越大[11]。使用钝头的圆针刀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锐头的小针刀对局部软组织、神经、血管的“意外”损伤,将筋膜与邻近的皮神经分支粘连安全地进行充分剥离,恢复肌筋膜血供,从而恢复肌筋膜的动态平衡。

[1]赵勇;方维;秦伟凯.小针刀闭合性治疗肌筋膜炎的机制思考[J].中国针灸,2014,34(9):907-909

[2]鲁翔鹏;张义;周杰.针刺配合蜡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4,3(12):23-24

[3]汤希雄;刘军.中药熏蒸内服结合背腧穴排灌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6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4):205

[4]王福生;肖莹;肖琳.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腰肌筋膜炎6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2):72

[5]陈静.针灸推拿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2):108-109

[6]尤欲镇;梁彦勤;黄有荣.中医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概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3):51-52

[7]吕菊红;高秋凤.小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2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2):50

[8]吴银琼.小针刀合拔罐、火疗治疗项背肌筋膜炎[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2):33

[9]木荣华;张瑞国;全晓彬.针刀合手法治疗颈背部慢性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1,23(2):64-66

[10]张天民.针刀医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38

[11]张义;郭长青.针刀治疗的安全性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0):2214-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