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四安

王四安(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537600)

【中图分类号】R72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156-02

【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最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给予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内,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期脑出血采用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单纯药物治疗法更有疗效,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亚低温疗法临床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这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随着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水平,我院特采用亚低温疗法来治疗此病,并将它和传统的药物治疗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42岁~73岁,平均年龄57.5岁。对照组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5.7岁。入选标准:起病24h内,瘫痪肢体肌力≤3级,年龄≤75岁,头颅CT证实为脑实质出血,出血量10~40ml。无其他病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亚低温治疗法,对其治疗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低温治疗仪,1次/d,持续时间为2~14小时不等,温度控制在30~3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节使用时限。分析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记录,在治疗前、治疗后的3d、7d、10d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评分;分别在治疗后10d、20d、30d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进行评分。对患者治疗后日常情况采用随访或电话了解等方式调查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如脱水降脑压、促进脑细胞代谢及防止并发症等常规药物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内,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高于对照组(表1、表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水平也高于对照组(表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2、表3

表1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世界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脑出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重症,而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去的人约占全部死因的20%左右。急性脑出血患者因颅内压升高,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

为了更好的控制急性脑出血的病情,我院特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疗法,这种方法是采用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到预期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方法在心外科和神经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2]。从本组研究情况看,采用亚低温疗法的观察组患者不管是在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治疗后日常生活对比都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期脑出血采用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单纯药物治疗法更加有效,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班桂玲.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10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8):78-79.

[2]龚道恺.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19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