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3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3例疗效观察

王朝阳

王朝阳

都昌县中医院(江西都昌332600)

[中图分类号]R65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6-0056-0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结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1]。我院内科门诊2006年至2009年共收治123例患者,现就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门诊2006年至2009年共收治123例轻中度患者,均经门诊结肠镜检查确诊。其男性67例,女性56例,年龄在19-56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3月-4年。

2治疗方法

全组采用对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柳氮磺吡啶,发作期4-6g/d,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2g/d,分次口服,维持1-2年[2]。药物组成:黄芪15g,苦参、白头翁、地榆、仙鹤草各10g,白芨、生龙牡、苍术、赤芍各2g.三七3g。以上中药加水800ml,煎取药液150ml,1剂/日,高位保留灌肠,14d为一疗程。药液温度以35℃左右为宜,嘱患者尽可能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较长时间。两组治疗期间注意饮食、休息,保持心情舒畅[3]。

3治疗后观察

治疗后对每位患者进行观察,包括病人的临床症状(腹痛、腹泻、大便)检查体征(腹部压痛)及可能出现之不良反应,每周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血沉及肝肾功能。6月后2周随诊1次,有效者复查肠镜并随访半年以上。

4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主要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结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经形成斑痕,大便常规检查3次正常为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结肠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每高倍视野在3个以下为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在5个左右为好转;达不到有效标准,未恶化为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加重或肠镜检查黏膜病变加重为恶化。123例患者中痊愈90例,占73%,显效12例,占9%好转9例,占8%,有效率为91%。

5讨论:

溃结一般起病慢,病程长,反复发作。国外报道其癌变率为5-10%,故有必要积极治疗。以本组资料观察病因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大多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又因以烦闷、饮食失调等常见。柳氮磺吡啶的应用,柳氮磺吡啶到结肠后被结肠内细菌的偶氮还原酶裂解为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前者为有效治疗成分,后者为引起副作用因素。若仅服5-氨基水杨酸因被上消化道吸收无足量药物到达结肠而难以发生疗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中药的最大作用。使病变部位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肠道溃疡面得到治疗修复,炎症捎散,从而提高肠道抗病能力,减轻黏膜水肿,解除痉挛减轻疼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赤芍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白芨可修复血管破损,保护肠黏膜促进溃疡愈合;仙鹤草有缩短凝血对同,抑制纤溶作用;三七有止血、抗炎、止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治疗同时应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和精神调节.劳逸适度,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巩固疗效,防止复再发。

参考文献

[1,2]李宗明溃疡性结肠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81

[3]殷明伟、刘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观察,山东医药200747(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