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民主对比下的中国式民主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浅谈中西方民主对比下的中国式民主发展

李建耘1王荻2

◎李建耘1王荻2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49-01

摘要: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这个东方大国的人民在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民主,是一个外来词,中西方的民主无论从文化根基抑或是政党制度等方面来看,都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西方的民主中存在着诸多先进之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完全按照西方的民主路线来走,我们应该结合我国自身的现实国情,构建起适合中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民主。

关键词:中国民主;西方民主;对比;发展

一、中国民主

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令人心酸的屈辱史,但同时它也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现状,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戊戌变法中,谭嗣同、梁启超等人提倡民权平等,主张“行宪法、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前,一大批革命领袖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积极投身民主文化的宣传,主张建立民主政治。随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五四运动的全面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在中国崭露头角。

时至今日,我国虽不能说已建立起高度的民主政治体制,但是我们已经具备了建立高度民主的基础。我国的民主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汲取了国外先进的民主思想,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前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是我国民主建设的先进产物。

二、西方民主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一前425年)在《历史》一书中首次提到民主一词。从非国家的原始民主制到军事民主制,再到古典民主制,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但缺乏自由,是一种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狭隘的民主制。11世纪后期意大利出现城市共和国,市民大会有了立法权、选举权,12世纪下半期城市自治机关委任的官吏掌握了行政、司法最高权力,逐步形成了近代的民主制度。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密尔指出在人民总的品质和智力不高的时候,应实行代议制。20世纪,熊彼特对民主的看法是:民主的方法是为了做出政治决定而做的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制度下,想获得决策权的人要在人民的选举中通过竞争而产生。

西方政治民主的特征表现为法治性,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平等性、责任性以及政治角色、决策过程、政治舆论的开放性。由于古代民主政体的不发达,民主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直至资产阶级的兴起,为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分权制衡、自由平等等系统的民主思想,民主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三、中西方民主对比研究

(一)文化根基。

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造就了儒家文化,它对中国社会整体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层次的。在儒家文化中,民主的根基是比较浅弱的,它远没有等级、权力等思想来得强烈、深刻、深入骨髓。儒家伦理是一种身份伦理,它强调权威主义、注重对最直接权威的服从,儒家文化“重民”,但民不是权力的主体而是客体,民与权威是相分离的,重民并非民主和民治而是主民和治民。

儒家文化虽也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立,但其往往表现出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与个性。几千年来,儒家文化促进了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但也存在阻碍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因素,“官本位”、人民对权威盲从的现象仍然存在,当然,现代的民主也在逐步突破儒家文化中不利因素的阻碍,人民的公民意识极大提高,对“民主”的需求日渐突出。

而对西方民主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主要是古希腊城邦民主制、西方哲学的自然法思想和理性主义、基督教的二元主义政治观、法治与市民社会的形成。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在罗马立为国教,迅速成为普及全欧的宗教,基督文化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人们按基督教的教义和价值观来定义自己、审视政治生活、建立政治关系,形成了一种深层的政治文化积淀。西方政治文化强调的是公民政治文化,公民是国家的基础、是以法律为纽带的权利义务的主体,国家不是单纯的统治工具,而是公民实现权利的外部保护体,公民文化赖以存在的市民社会对政治上民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着支持。

(二)政党制度。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就一直为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付出不懈的努力,当代中国,主权在民、政权在党,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代表们所起到的是监督与表决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由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议政的国家,民主党派无论从规模或是人员数量上讲都无法和共产党进行比较,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议政多于参政。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不尽相同,主要是两党制和多党制,它的主权在民、执政权也在民,但执政的权力是通过选举来赋予给一部分人的,在这个过程中,选举实质是受到党派操纵的,它貌似体现了一种公正性,实际上依然是具有一定阶级性的。当选执政党对政府的作用是以间接控制为主的,由于西方国家实行竞争性的多党制,政党与政府之间有较为明确的划分,执政党发挥的是一种间接的作用,加上文官制度的实施,理论上降低了执政党直接操纵政府的可能性。

四、坚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民主

不可否认西方的民主建设存在很多可取之处,我们要借鉴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但是绝对不能照搬硬套。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它连续的发展历程的。不照搬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进行民主建设,民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时间不长,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所以,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善,需要大力建设。

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特定的国情条件下进行,任何形式的民主建设都不能离开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借鉴西方民主建设经验的同时,我们要总结和珍惜自己的实践经验,敢于在实践中发现和承认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世界人民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我们有信心、有实力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民主。

参考文献:

【1】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胡泊.《从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比看中国民主进程》.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刘杰.《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的比较研究》.万方数据.2005年;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

【5】邓小军.《孔子思想与民主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

1.李建耘(1984—),男,汉族,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2.王荻(1988—),女,藏族,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