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方药在脾胃虚寒所引起呕吐的辨证论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古医方药在脾胃虚寒所引起呕吐的辨证论治研究

张光明

张光明

太和县人民医院安徽阜阳236600

【摘要】

目的:观察和学习祖国中医中药,临床对脾胃虚寒所引起呕吐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关系和临床方药的运用。方法:脾胃虚寒所致呕吐的临床辨证论的关系是以临床的脾胃虚寒为主因,多由寒湿困脾,进而演变的为常见的病症,其治疗方法是:温胃补脾之法,方用人参理中汤加减治疗,人参理中汤,是以温补脾胃,治疗中焦虚的首选方剂,是治疗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脉沉而细,胃中寒饮的主要方药。结论: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呕吐病症,发挥中医中药的专科特长,发掘未能发现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使它能为人类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关键词】中医中药;中医辨证;呕吐;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2102

古医方药在脾胃虚寒所致呕吐的病症以及临床的辨证论治,古医方药就是我们运用治疗一些疾病时的方药,指导现代医学中所见到的病症,在此基础上发挥祖国医学专业技术的一种方法,今所论述的是运用药贤医、药、方之理论来治疗因脾病症中的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以呕吐虚证而致病的一种治疗,辨证论治加以临床慨述,呕吐又名为吐逆,是指食物等由胃中上逆而出的病症,前人对呕吐作了有声与无声的祥述与论述,以及干呕(哕)等方面的见解,呕与吐临床常兼见,很难以一种理论来祥细解说,也难以载然分开,本病由于脾胃失和,或久病脾胃虚弱,夹有寒邪而诱发,唐·孙思邈在《千金方·呕吐哕逆第五》中对呕吐有这样的精辟的论述:“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临床实践证明,凡属胃寒呕吐,生姜独用有效。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呕吐》篇中,将呕吐分为虚实两大类,张氏说:“呕吐一证,最为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虚也”,补其虚则呕吐可止,因此其治疗虚呕,以温胃补脾为主,选用人参理中汤、温胃饮、参姜饮等药物治疗[1~2],临床的实证和虚证症状要区分开来,要我们在辨证论治中下功夫,去刻苦地钻研前人的发明,学习好前贤的学术思想。才能有继承的发现和创造,把好的一方面掌握了,运用好了也就是所谓发明之处了,临床学习和运用一得,本人不揣鄙陋,介绍同道,有望方家给予批评指正。

1脾胃虚寒所致呕吐的临床辨证论治关系

脾胃虚寒所致呕吐的临床辨证论的关系是以临床的脾胃虚寒为主因,多由寒湿困脾,进而演变的为常见,往往又被医者、读者所勿略的症状所在,由于三者的相互关系所在,其辨证论治的关系就迎忍而解了,由于中焦虚寒,致寒邪凝滞胃腑,致使中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化生气血,造成运化与和降失常,最后稍有诱因即可发生因脾胃虚寒而致的呕吐病症[1]。首先讨论胃寒它是由腹部受凉,过食生冷,或劳倦伤中,复感寒邪所致的以胃脘疼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冷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以及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或肠鸣漉漉等一派因寒邪之象;寒邪凝滞胃腑,脾胃相连,寒邪化湿,渐成寒邪内盛,致而困脾,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侯,多由饮食或生冷不节,或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以及内湿素盛,与寒邪交争而引导起。最后致脾虚弱,而主要临床症状,是饮食稍多即俗欲呕吐,乍作乍止,胃纳不佳,谷食难化,胸脘痞闷,口虽干而不欲饮,或饮而不多,面部少华且无光泽,倦怠也是其表现,脾胃虚寒所见的是患者喜暖恶寒,甚则肢体不温,以及二便所表现出大便溏薄,小便清,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论治认为症属于虚证的脾胃虚寒症,临床辨证明确,其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温中健脾,燥湿和胃降迸之法治之,方用《伤寒论》人参理中汤,《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三方中的温胃饮,以及《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中的六君子汤为主方加减治疗[1]。

2脾胃虚寒所致呕吐的临床方药运用

脾胃虚寒所致呕吐的临床方药运用是:首先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的时间,舌苔脉象等方面确诊后,并具备脾胃虚寒的临床症状,来选方用药,并以温胃补脾的方法,方用人参理中汤加减治疗,理中丸(汤)是温补脾胃,治疗中焦虚的首选方剂,主要功能是:温中祛寒,补益脾胃,是治疗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脉沉而细,胃中寒饮的方药[1~2]。处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至二剂,日三服、夜二服。方中人参补虚益脾,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和中,全方合用共溱温补脾胃之剂,吐多者方中去白术,加生姜15g,心悸者加茯苓15g,如若脘满者方中去白术加炒枳壳10g,广木香6g(后下)。理中汤近代是治疗脾胃虚寒的要方。人体的升清降浊,全赖中气主持,若中焦虚寒,阳气不足,清浊升降失常,便可发生呕吐或腹泻诸证。理中的临床适应于中焦虚寒,脾胃阳虚之呕吐证,其次本病证临床运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的温胃饮,温胃饮是寒邪较人参理中汤稍弱的患者,其意在治疗患者中寒呕吐吞酸,时泄时纳食减少或不思饮食的方药,处方:人参、白术、炒扁豆、当归、甘草,水煎服一日三服,每日一剂,如若有胸闷腹面胀加灌香、木香等,泄者去当归,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脾气虚极,大呕吐不止者倍用人参、白术。六君子汤运用于呕吐,因脾胃虚寒所致的兼有痰的患者临床也取得了一定疗效,并行之有效。六君子汤的应用本是以脾虚兼有痰,气短咳嗽,痰白清稀,或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的方剂药物。临床呕吐疼清水者,方中加桂枝、吴茱萸,温中降逆,若冷吐清水,又兼冷肢凉者,方中在配以附子,肉桂等温阳散寒[1~2]。上述方药的联合交叉,相互调配用以治疗症因脾胃虚寒而致呕吐的临床症状,用之可行。总之我们治疗呕吐当辨清虚实,呕吐的临床种类的不同,因症立法,方药得当,才能对临床有指导价值,虚呕者当以温胃补脾为主,方药选用人参理中汤合温胃饮,中有痰湿相兼者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本法是值得学习和参考。

3讨论

本文学习和讨论的是因脾胃虚寒而诱发的呕吐,临床以脾胃虚弱因寒和寒湿困脾而致脾胃寒众多兼让而发的病症,因寒而诱发的脾胃虚之体而发病的临床表现是:中阳不振,水谷熟腐运化不及,故饮食稍有不慎即有呕吐,症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寒无能所作,阳气不能温布,脾胃阳虚,气不外达,则面色不华,四肢不温,倦怠乏力等;又由于中焦虚寒,气不化津,故渴不欲饮时口淡不渴,或渴而少饮以热者为主、为快。脾虚失其健运动能,时时出现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细等一派脾胃虚寒之象。总之我们临床不管治疗哪种类型所致的呕吐,虽因病因有多种,但总的是以胃气上逆而不降是其治疗和思考理法方药的主要关键。由于呕吐能使胃气进一步的损伤,谷气不得下行,致使其生化之源辈受影响,呕吐一般虽无大碍,但也应及时治疗。在审因论治中,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皆应注意配合和胃降逆的药物进去,以顺应胃气以下行为顺的正常生理机能。因此我们在治疗的同时,要遵循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每为患者治疗和治愈前后均应告诫患者,注意饮食卫生,不食有污染,不食生冷不洁之物,肥甘原味之品,切忌饮食无度,正确根据饮食的摄入量,以免损伤脾胃,特别是因脾胃虚寒的更应令其保护好脾胃正气,使脾胃功能向正常化运转,能达到四季脾旺不受邪,勿忘病从口入之戒,适应于自然变化,增强体质,是治疗和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之处,使祖国医学更好的为人类作出贡献,为人类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1),199203

[2]沈昌明,陈爱红,张光明.等.主编·现代临床内科(中医内科篇)[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40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