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刘学艳

刘学艳

(吉林省东辽县医院吉林东辽1366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58例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病情观察和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观察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2-0063-02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随年龄显著增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必须加强对其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及健康宣教。

我科2006~2008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58例,通过对患者及时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58例,其中男108例,女50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62岁;合并脑梗塞19例,脑出血2例,冠心病26例。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2观察

2.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①病人常诉头痛头晕耳鸣,但这些症状并非都是高血压病所致,常伴有其他原因,仔细观察才能鉴别,如高血压性头痛头昏多发生在早晨,经服用降压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心悸气短在高血压早期偶尔出现,老年人如有呼吸急促,心前区憋闷则可能是早期心力衰竭或冠心病的表现。此时注意观察病人肺底部有否湿性罗音、心尖部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奔马律等,以便及时处理。②老年人高血压波动大,常受体位、时间、活动等因素影响,且有显著差异。故应注意观察病人卧位与立位、早晨与晚上、休息与活动时血压变化的规律,以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③情绪激动是老年人血压突然大幅度增高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应经常注意患者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鼓励病人心胸开朗、乐观。

2.2注意高血压的特殊临床表现①高血压危象是由于精神创伤、紧张、劳累、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引起的周围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剧烈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血压突然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心率增快、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出汗、气急、面色潮红或苍白等现象。②高血压脑病是脑细小动脉持久而严重的痉挛、脑循环急性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发病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病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继而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抽搐、昏迷。

2.3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①老年人对降压药物敏感而耐受性差,降压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使血压缓慢降低。如果血压迅速下降,可致昏厥、脑血栓形成。②熟悉药物性能,密切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③不能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它能引起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因此,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糖等变化。④老年人高血压病人对利尿剂有明显反应。利尿剂是通过排钠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应用不当可导致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等代谢紊乱,故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尿量、补充钾盐,定期测血钾、钙、尿酸和血糖等。

3护理

3.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缺乏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躁情绪。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可导致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周围动脉阻力增高、血压升高。因此,了解患者的思想和生活,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精神压力,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听一听音乐、缓慢呼吸等。综上所述,使患者了解精神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共同寻找致病因素,并加以预防。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3.2饮食护理适当控制钠盐摄入并避免进食胆固醇含量较多的食物。应选用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食物。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肥胖者应节制饮食。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3.3一般护理①注意精神护理,使患者明确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希望患者能耐心而积极的接受治疗。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每天常规测基础血压两次。③指导病人劳逸结合,保证足够休息和睡眠,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等。

4小结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需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合理用药、调整好心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