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张伟

张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734000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并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为学生进行流利的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工作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

近几年来,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很多,却很少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口语表达的问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生80%的在校时间都要在课堂里度过,教师80%的教育精力也都要倾注在课堂上,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主阵地。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中心小学一、二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周的课堂跟踪观察,同时结合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好的原因如下:有52%的学生是不想说、不敢说;31%的学生是不能说、说不出来;17%的学生是不会说、说得质量低。

一、成因分析

首先,地处农村,普通话不过关,产生了语言障碍,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仅要对所提问题进行思维,同时要对语言发音的正确与否进行思维,同一时间进行双重思维,无疑增加了难度。

其次,思维迟钝,思路不清,考虑问题时抓不住关键,缺乏条理性,或虽心中有数,但不会组织语言材料,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想什么说什么,语言不流畅,结结巴巴,出现较多的口头禅。

最后,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度的高低与教学效果成正比。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活动就会充满活力,反之,就会死气沉沉。而学生因个性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有些学生性格开朗,善于表现自己;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或有先天发音缺陷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不敢开口说话,怕暴露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怕其他同学讥笑,也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当学生信心不足时,其心理活动、表达的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解决对策

了解了小学生口语表达中症结之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训练的原则,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多加表扬鼓励,培养学生兴趣。小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在小伙伴中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但不少学生上课时变得羞怯、拘谨,他们害怕说得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针对学生这一心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讲得是否正确,都加以肯定;对被点名发言的学生,讲对了则热情表扬,若不讲或讲错了,则启发诱导,千万不能训斥。

2.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训练内容。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小学生说话的欲望。平时可布置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实践和科技实验活动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中摄取大量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训练的方式一般有看图说话、观察说话、想象说话、听后复述、听后辩论、讨论、讲故事、演讲、排演课本剧等。

(1)全员参与,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活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人人得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2)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或肯定表扬,欣赏别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3)每节课2分钟口头作文。语文新《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做二三分钟的发言”,为此,我们的老师要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口头作文,加强习作与自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指导学生就某个题目进行有条理、流利、有感情的讲述。如《春天的早晨》、《我的妈妈》、《小华的烦恼》,让学生进行讲述,并说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4)开展演讲比赛。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生怕自己不如别人。为此,必要的演讲比赛给学生搭起了一个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舞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风采,提高了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了同学的合作意识和不断竞争的意识。

3.提倡循序渐进,制定训练要求。对小学生说话训练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要求,切忌起点过高,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例如,以“我的妈妈”为题说话,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讲出妈妈的外貌特征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抓住妈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征进行口述,表现妈妈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这样,随着要求的逐步提高、内容的丰富,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是不可忽视的,它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课堂上的一个重要步骤,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要求,贵在应用,重在表达。我希望我们的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工具、技巧,打开交际沟通的大门,拥有一个更广泛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