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疗效观察

薛翠娥

薛翠娥(河南省舞阳县中心医院河南舞阳4624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08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药治疗症状没有明显缓解的8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仅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组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的同时联合微波热凝治疗,详细记录术前和术后病人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分别在患者术后的3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5%,两组间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大于0.05。术后1年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仍然高达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间远期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厚的患者,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鼻内镜微波热凝变应性鼻炎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025-02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其发病机制为过敏原诱发,过敏体质条件下的过敏反应。另外该病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等。为了探讨鼻内镜下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我院耳鼻喉科将2008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的8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厚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共收治经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的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80例,均根据患者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等确诊。80例患者中均不伴有鼻中隔偏曲,不伴有鼻窦炎鼻息肉,其中男性病例43例,女性病例3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8岁-65岁,平均年龄为45.3±3.1岁,所有病人病程时间分布为1-29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0.7±2.7年。在知情同意前提下我们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采取鼻内镜下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联合微波热凝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单纯采取鼻内镜下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方法),每组40例。分组过程中,两组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等可能与该研究相关的因素经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1.2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在两侧鼻腔以1%丁卡因加少许付肾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后再用1%利多卡因对双下甲粘膜进行浸润麻醉,麻醉效果确定后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鼻内镜下的双侧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而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手术后再行微波热凝治疗。采用WBl00-DB型号的微波治疗仪,治疗过程中调节其输出功率为30W—40W左右,控制时间在4S,同样在鼻内镜指引下将微波治疗仪的微波探针一一置于中鼻甲后上方粘膜、双侧鼻丘粘膜以及与鼻丘相对应的鼻中隔黏膜处直接热凝,直到看到热凝后出现的粘膜白斑为止。双侧鼻腔内填以医用PVA绵。

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治疗,48小时后取出鼻腔填塞物,第一周及第二周清理鼻腔分泌物和膜性物质,并给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术后3个月和1年分别评定近期和远期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有[2,3](1)显效: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治疗后改善明显,鼻腔的粘膜由苍白转向红润,并且分泌物逐渐消失;(2)好转: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治疗后减轻,得到好转,无以前的多次发作次数,鼻腔的检查粘膜苍白,分泌物和水肿逐渐减少,并且鼻腔内分泌物涂片的嗜酸细胞计数<5%;(3)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和治疗前体征一样。其中显效和好转统一计算为总有效率,无效则直接计算为无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并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手术后1—2周,大部分患者的喷嚏、鼻痒、流清涕状况比术前明显好转,但鼻塞相对严重,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均已无干痂、伪膜等现象。术后3个月,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总有效率为93%的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则是对照组,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十分接近,p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的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仍然高达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间远期疗效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具体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一年后疗效比较

在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上,部分患者会在术后2周内仍然出现明显的鼻塞、反应性水胀等现象,3周后鼻黏膜肿胀消失,但小部分患者鼻腔内仍存在有少量渗出物,经清理和生理盐水清洗后消除。

3讨论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目前临床比较常见,并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可伴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咽喉炎,分泌性中耳炎,鼻塞严重者可导致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等。治疗原则上有尽量避免过敏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特异性免疫疗法等,本组病例均伴有下鼻甲肥厚,采用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微波热凝可降低鼻粘膜的敏感性,因此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对下鼻甲部分粘膜进行部分切除的同时,也切除了分布在下鼻甲前端的腺体、血管、筛前神经纤维等靶器官的黏膜组织,这样不仅能够减弱感觉神经具备的传人作用和减少效应纤维数量,还可以起到减少鼻腔内乙酰胆碱的局部释放的效果。联合微波热凝技术,在变应性性鼻炎发生的敏感区、扳机点位置,即鼻丘,通过对这些区域进行破坏来有效减轻鼻腔黏膜的过敏性反应。另外采用微波热凝对患者的鼻中隔支、筛前神经外支、鼻后下神经进行破坏,能够明显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破坏鼻腔喷嚏反射弧的传人路径,阻碍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喷嚏的反射弧传人出现通路不正常,血管的扩张减轻、鼻黏膜的肿胀程度降低,腺体分泌减少,最终缓解消除患者出现的流涕、喷嚏、鼻痒、鼻塞等不良反应的目的。

结合本组结果和变应性鼻炎诊治特点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均发现效果比较明显,其可能原因为手术切除双侧下鼻甲粘膜和热凝鼻粘膜,能让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性降低,从而有效地改变应性鼻炎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腺体分泌,减轻血管舒张,有效解决患者鼻塞的症状,并且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可以有效增加鼻腔通气量,降低经鼻呼吸阻力,恢复、改善患者鼻呼吸功能。而在一年随访的疗效对照中,出现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原因则可能是微波热凝技术可以更精细化热凝相关神经。因此总体来说,对于伴有下鼻甲肥厚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来说,鼻内镜下对增生肥厚的下鼻甲做部分粘膜下切除联合微波热凝治疗较单纯做下鼻甲部分粘膜下切除术而言临床疗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孟新.鼻内窥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0疗效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66-167.

[3]梁绍伟,段炼等.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