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影响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影响的临床观察

胡道成

胡道成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予胰岛素静脉滴,观察两种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情况。结果: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水平与恢复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目标值较快,而且较平稳,应用的胰岛素量相对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短时间内恢复目标值,减少了胰岛素用量,并有效降低了低血糖的威胁。

【关键词】胰岛素;给药方法;糖尿病;血糖

【中图分类号】R97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2-0043-02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指的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是因体内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缺乏,或是因靶组织对胰岛素缺乏敏感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难以离开胰岛素药剂,伴随胰岛素给药方法的不断创新,临床用药方式也各有特色,如静脉滴注、皮下注射、口服、经鼻、经肺等等给药方式。

本次临床观察将主要分析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对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情况。现进行相关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内分泌科自2009年6月—2010年10月所收治的符合1999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为39—70岁,平均年龄为(45.3±3.6)岁;平均病程为(5.9±1.2)年;体重指数(25.12±3.56)kg/m2。对照组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43—69岁,平均年龄为(47.1±2.9)岁;平均病程为(6.1±1.7)年;体重指数(23.79±3.55)kg/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体重指数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胰岛素初始剂量由医生根据具体病例的血糖水平以及体重指数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治疗组患者应用美国MiniMed507c型胰岛素泵,经皮下输注诺和灵R,以50%到60%的日胰岛素总量来作为基础量,其余的40%—50%胰岛素则作为餐前追加量分别于进餐前分3次进行泵入。对照组患者应用上海安吉电子设备公司所生产的AJ5800型电脑输液泵,经静脉滴入胰岛素。

1.3血糖监测方法全部病例应用美国强生公司所生产的血糖仪进行监测。目标血糖值为:空腹血糖4.5mmol/L—6.0mmol/L,餐后2h血糖4.5mmol/L—8.0mmol/L。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两组资料均用(x±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式,经观察发现,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在血糖达到目标值所用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而言则出现显著差异(P<0.05)。详情请见下表。

注: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在众多胰岛素给药方式之中,应用胰岛素泵已经成为诸多学者专家认可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给药的最佳手段之一。将胰岛素泵内存药器注满胰岛素之后,将其与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针以注针器扎入患者皮下,然后通过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马达推动注射器活塞,进而把胰岛素输入患者体内。其主要作用机理为通过持续注入基础量短效胰岛素模拟人类24小时生理性状态基础胰岛素分泌,进而抵抗因肝糖原输出所导致的血糖升高[2],进而使晚间以及两餐之间的血糖得到平稳下降,还能够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对于餐前追加胰岛素能够有效及时对抗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的餐后血糖高,以模拟生理性进餐胰岛素分泌,可以明显减短高血糖的控制时间,更迅速的清除高血糖毒性,能够使血糖接近或达到目标值,较快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胰岛素抵抗[3]。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然而,静脉输注泵虽说是将胰岛素直接滴入患者血液中,然而由于该方式降血糖速度相对过快,但是它的代谢速度也非常快,使得血糖控制尚欠稳定,较易反复,本次临床观察中还发现其低血糖发生率比较高。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的总结分析,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减少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金娜,王明旭,王蓉等.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及行为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3):72.

[2]杨文英.胰岛素治疗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3,12:168.

[3]翁建平,李延兵,许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