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研究吴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研究吴磊

吴磊

黄梅县人民医院湖北省黄梅县435500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改良洗胃技术在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技术对患者进行洗胃,研究组使用改良洗胃技术对患者洗胃,比较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堵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堵管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组间差异较大,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采用改良洗胃技术对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洗胃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洗胃方法,可以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降低堵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改良洗胃技术;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洗胃

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中毒患者会表现出呕吐、抽搐、神志错乱与昏迷等强烈的反应,若不能进行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严重时将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于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临床处理时主要采用洗胃方式,彻底清除胃内的刺激物或者毒物,并最大程度阻止对毒物的吸收,但洗胃方法并非完全安全,它引起的并发症如窒息、胃黏膜损伤等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2],因此洗胃方法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其中研究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18~62岁,平均(39.47±2.34)岁;对照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19~65岁,平均(37.25±4.13)岁。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洗胃方式,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胃管插入约45~55cm处,采用自控模式进行洗胃。

研究组使用改良洗胃法进行洗胃,患者去枕左侧卧位,在口腔中固定一次性口含嘴,胃管插入约55~70cm,先按“手吸”键,吸出胃内容物后使用“自控”键,冲洗3个循环,再按“手吸”键,而后使用“自控”,如此反复,直到洗胃液清亮。

两组患者洗胃均使用生理盐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下管成功率、堵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64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有效率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时,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性下管成功率的对比

研究组一次性下管成功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次性下关成功率的对比

2.2两组患者堵管发生率的对比

研究组堵管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堵管发生率的对比

3、讨论

改良洗胃法在传统洗胃方式上做出了改进,相比于传统洗胃方式,改良洗胃法采用的体位更加合理,插胃管进入的更深,可以更彻底地排出胃内容物,并且能够防止昏迷病人与不配合病人咬管,使洗胃过程更加顺利,同时也减少了窒息等并发症的出现[3]。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堵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数据具有统计价值。根据上述材料,表明使用改良洗胃法治疗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洗胃技术对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洗胃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洗胃方法,可以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降低堵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霞,高茹,王文晶,等.改良洗胃技术在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及效果[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6):544-545.

[2]吴艳平.改良洗胃法对急性口服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21):212-214.

[3]陈刚.改良洗胃法在口服药物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3):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