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创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探究

何智慧

(四川省宣汉县厂溪镇梨子中心校宣汉636150)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对过去的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不得不引起反思。譬如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全靠喋喋不休的灌输、苦口婆心地劝导。有时,这些说教并无成效,甚至引起受教育者的厌倦,使之形成逆反心理,出现心理障碍,这是小学思品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品行不能稳定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突破这一难点,我想,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导行,把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地合作,创造性地发展。那么,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导向呢?我认为要抓住一个“活”字。不活,便毫无新课标理念所言;不活,就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新课标理念,要突出一个“新”字。用新的理念解决具体问题,教育教学方法当然也要新。如果我们再不摒弃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做法,怎么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我们知道,传授知识不如教给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那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让他们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变“知识型”为“能力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鼓足勇气大胆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品德与社会》,“增加了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能力型”学生,当然,能力的培养要靠多方面的因素,是循序渐进的,绝对不是一口能吃成个大胖子的。品德与社会课又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课堂教学的方式也不能一样,要因“课”而“异”,因“内容”而异。关键是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配角”,适时地去“点拨”,只起个“桥梁”作用。凡是学生们自己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去费口舌和笔墨,正确地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例如,我教第九册《品德与社会》第一课《博大的胸怀》这一课,可按照“粗—细—粗”(即“放—收—放”)的教学模式进行,“主角”当然还是“学生”。所谓“粗—细—粗”,就是首先要让学生自行阅读,对知识有个“粗线条”的了解和掌握;其次是仔细分析,抓“精髓”,挖出到底是从哪些方面,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博大胸怀”,这就要下足功夫,即所谓的“细”;然后又是“粗”,把“碉堡”攻下来了应该放松一下,让学生们再纵观全文,稍稍体会一下通篇内容。这样做,连贯性强,主次分明,记得牢,效果好。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去处理所谓的“细”处。我们都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毛主席的几位亲人都积极的投身到革命中去,毛岸英正是主席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课文几乎通篇都是围绕毛岸英牺牲前后对比来体现毛主席那“博大的胸怀”的,这是重中之重,要细心处理。当然,这一课,在学生们理解的基础上还可以演话剧的形式来巩固提高,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进入“角色”,细细体会。

二、明辨事理,提高道德修养。《纲要》的第三部分强调,“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重在“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如上面所言用演“话剧”的形势巩固课文的做法,不就突出了“创新与实践”吗?这其中不也就加强和突出了“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了吗?又如在教《诚实待人》一课时,教师即可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问题:你做作业遇到难题时,有同学主动让你抄他的作业,是不是诚恳待你?当你犯错误时,主动出来制止你的是不是你的好朋友?让学生针对这些例子、问题进行讨论,使他们明白真正的诚恳是要建立在正直、真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基础上的道理。

三、以榜样示范、实践提高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典型的先进人和事迹来直接引导学生付诸行动。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一粒米,一滴汗”的道理,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劳动,如拔草,学生刚开始可能情绪高昂,时间一长就会觉得手酸了,腿软了、渴了、累了等等。通过劳动让学生体会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再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当然,平时在教学中,校园生活中、家庭、社会实践中都可以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新课标改革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用新课标理念搞课堂教学,教师不用有什么思想顾虑,只要大胆地去尝试就是了。只要创新方法活,一定能达成“教书育人”的目的,这一目的达到了就是一堂好课。它既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兴奋和愉快中主动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