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

王栋武

王栋武

(黑龙江省海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海林157199)

【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98%。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矫正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2-0065-02

Nasalseptumcorrectionaltreatmentofallergicrhinitisand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nasalseptumdeviationWangDongwu,Hailinpeople'shospitalofHeilongjiang,Hailin157199,China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theseptumcorrectionaltreatmentofallergicrhinitisand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nasalseptumdeviation.Methods47casesofallergicrhiniti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withtheclinicaldataofpatientswithnasalseptumdeviationandtreatmentmeasures.Results20casesweremarkedlyimprovedaftersurgery,19caseseffective,8noeffect,thetotaleffectiveratewas82.98%.ConclusionsTheseptumcorrectionaltreatmentofallergicrhinitisandnasalseptumdeviationclinicalcurativeeffectissatisfied.

【Keywords】Allergicrhinitiswithnasalseptumdeviation;Theseptummodification;Clinicalcurativeeffect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产生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此病在全球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年龄段[1]。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严重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文娱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鼻中隔偏曲是鼻中隔出现弯曲或鼻中隔出现突起,导致鼻腔、鼻窦出现生理功能障碍并有如: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产生。变应性鼻炎在临床上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免疫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常规手段,不过针对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这类鼻腔结构发生变异的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以手术辅助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近几年我院通过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鼻中隔矫正术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16岁~55岁,病程1年~10年。

1.2诊断

1.2.1症状体征:患者出现鼻阻塞、鼻痒、喷嚏频繁,鼻黏膜肿胀、苍白或者紫暗。

1.2.2过敏体质,有过敏接触史,过敏原激发试验阳性。

1.2.3鼻分泌物图片可查到多量嗜酸粒细胞。

1.3方法

行鼻内镜辅助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取仰卧位于手术台上,全麻成功后,头部稍抬高15°,常规消毒铺巾。在鼻内镜的监视下,于左侧的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前方约5mm处作“L”型切口,切透至软骨,在黏软骨膜及鼻底的黏骨膜下充分剥离,完全暴露偏曲部软骨及骨质。在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切开进入对侧黏骨膜下,同法将对侧黏骨膜广泛分离。彻底切除偏曲的骨质,一并将部分筛骨垂直板切除,仅保留距鼻顶部0.5cm宽的筛骨垂直板,用骨凿凿除上颌骨鼻脊,鼻中隔软骨无论偏曲与否一律作“井”型切除,该法保证了鼻中隔回复正中平直的正常解剖结构的同时又可有效防止鼻部塌陷。充分止血,缝合左侧的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切口。双侧鼻腔填塞涂裹有四环素眼膏的膨胀止血海绵,然后用注射器向膨胀止血海绵内注射生理盐水10~15ml左右,使膨胀止血海绵尽可能的膨胀而达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于术后48h取出膨胀止血海绵,术后3周内定期行鼻腔清理、换药。3周后开始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行鼻腔喷雾治疗。

1.4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全部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鼻部症状改善情况。显效:鼻塞、鼻痒、喷嚏、鼻黏膜肿胀等临床表现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鼻塞、鼻痒、喷嚏等症状减轻,患者仍存在鼻黏膜肿胀情况;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术后随访1年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98%。

3.讨论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首先是易感个体的鼻黏膜接触变态反应原而致敏,当相应致变态反应原再次吸入鼻腔时,变态反应原即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发生桥连,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以组胺为主的多种递质的释放,这些递质通过其在鼻黏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H1受体,引起鼻黏膜明显的组织反应。表现为血管收缩(鼻黏膜苍白);容量血管扩张(鼻黏膜呈浅蓝色、鼻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鼻涕增多);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喷嚏连续性发作)。鼻中隔偏曲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原因[2],一方面鼻中隔偏曲会引起鼻腔机械性阻塞,导致鼻腔中抗原积累,抗原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诱发变应性鼻炎,另一方面,鼻腔感觉神经末梢受到不平衡刺激,副交感神经会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增加患者临床症状。

对于鼻中隔偏曲这种解剖异常,药物无法将这种异常因素解除,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将解剖结构恢复正常[3]。手术可破坏部分下鼻甲黏膜层存在着的独立的副交感神经节,使之形成瘢痕,导致感觉功能降低,从而对外界的刺激敏感性降低,在抑制鼻腔反射与喷嚏反射的同时,减轻了血管的扩张,抑制了腺体的分泌,可以显著减轻患者流清涕与打喷嚏的临床症状。而术中对鼻黏膜的分离与术后的鼻腔填塞可破坏分布于黏膜的神经,进一步降低鼻黏膜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提升手术的效果。偏曲的鼻中隔引起了鼻腔的机械性阻塞,使得气体无法沿着鼻中隔以层流的形式进入,双侧鼻腔通气不均衡,常此以往,鼻腔不停地受到不正常的刺激,过敏媒介对鼻腔的刺激不断加重,副交感神经在此刺激下,释放出乙酰胆碱,引起了患者的症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将解剖异常解除,改善了鼻腔的通气,并切断了异常的神经反射。

综上所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药物治疗更为有效,且手术简单、易操作、风险小,并发症与副作用少,且治疗后不易反复。患者术后疗效显著,恢复快,手术损伤小,即使部分患者远期治疗效果不太好,以药物辅助治疗也能使效果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因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稳定持久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燕青,强笔,张艳等.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27):7-11.

[2]李文杰.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4,34(2):99-100.

[3]马善春,阮仕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3(2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