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席奉明

席奉明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37400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5年9月,选择早期康复护理的脑梗塞偏瘫患者53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常规护理康复策略患者67例纳入常规组,对比意识恢复时、卒中后90日功能状态指标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退出5例、常规组1例;卒中后90日,实验组与常规组FMA、ADL、MMSE高于意识恢复时,实验组高于常规组,两组NIHSS低于意识恢复时,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0例,常规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功能康复确实可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功能状态,加速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偏瘫;住院

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我国卒中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偏瘫是脑梗死后常见并发症,是致患者生活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尽可能及早恢复患者功能,有助于减轻家属照料负担,降低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1]。早期康复护理理念越来越受到医学界重视,但考虑到早期部分患者生命体征并不平稳,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是否安全值得商榷[2]。为此,医院特别构建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小组,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3月~2015年9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初发;③未合并严重原发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陈旧性骨折、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等;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迅速进展性疾病,进展性卒中;②合并其他类型危重症,如恶性肿瘤;③迅速发展的神经肌肉疾病;④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等疾病;⑤预计生存时间<12个月;⑥颅内压上升;⑦四肢残缺。退出标准:①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如跌倒引起的颅内出血;②进展性脑卒中。共纳入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50~83岁、平均(67.3±5.1)岁。入院时APACHEⅢ评分19~44分、平均(28.3±5.4)分。合并基础疾病91例,其中心脏病31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72例、糖尿病14例。左侧偏瘫54例、右侧偏瘫66例。陪护家属:子女44例、配偶57例、其它9例。患者文化水平:初中及及以下44例、高中及中专50例、大专及以上26例。据入院先后,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患者53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常规护理康复策略患者67例纳入常规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按照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包括早期良姿位摆放、坐卧位交替、小关节被动活动训练,2-3周可下床训练,逐步开展无扶持训练。同时落实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对症治疗卒中后抑郁等并发症。

1.2.2实验组

给予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方法如下。

(1)成立护理康复小组:包括体位转移技术、良肢位的摆放、支具使用、日常生活训练、吞咽障碍护理、言语障碍护理、肢体痉挛护理、二便训练等小组,每个小组3人,2名临床医师负责指导。

(2)落实:①在患者入院后24h内,即进行康复需求评估;②医师、治疗师开据康复处方;③护士遵照执行,打印张贴在病人床头;④医师进行技术性指导;⑤2周后进行中期评价,调整康复计划。

(3)基本内容:①在反应较差的早期,每日晨间进行被动四肢训练,以关节屈曲活动为主,每个部位10次;②患者意识恢复期,进行互动训练,主要包括仰卧姿势运动、直立坐姿练习、平衡位置保持等,可进行想象运动,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床上进食等;③患者可独立活动时,训练转移到椅子上,注意预防跌倒。所有训练均在医师严格督导下开展。若见血压上升或下降>20mmHg,心率<40bpm或>130bpm,呼吸频率<5bpm或>40bpm,皮血氧饱和度<88%,立即停止。

1.3观察指标

患者意识恢复时、卒中后90日,评价患者总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ADL)、认知功能(MMSE)、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以WPS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转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退出5例,常规组退出1例。均为进展性脑卒中。卒中后90日,实验组与常规组FMA、ADL、MMSE高于意识恢复时,实验组高于常规组,两组NIHSS低于意识恢复时,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常规组出现2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实验组与常规组意识恢复、卒中后90日功能状态指标评分(±s)

注:与意识恢复时相比,*P<0.05;与实验组相比,△P<0.05。

3讨论

大量研究显示,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脑梗塞偏瘫亦是如此。偏瘫发病机制较复杂,脑组织神经损伤是主要病因。脑梗塞偏瘫主要集中在中动脉供血区域,恢复难度相对较大,若康复较迟,可能出现习惯性费用,大脑神经功能具有自我修复、调节机制,偏瘫侧大脑皮层损伤功能可转移到其他区域,这种代偿机制为卒中后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3]。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具有生物学机制。早期康复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预防卒中后抑郁、卧床相关并发症、多发性神经肌病、获得性麻痹等,改善整体生理状态,减轻炎症消耗,增强整体机能。本次研究显示,早期功能康复确实可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功能状态,加速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早期康复训练应坚持安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协调好与治疗的关系,尽量结合生活训练,注意时间安排,避免疲劳,做好解释工作,增强患者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

[2]张晓猜.影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726-4727.

[3]ShinouraN,SuzukiN,WatanabeY,etal.MirrortherapyactivatesoutsideofcerebellumandipsilateralM1[J].NeuroRehabili-tation,2008,(23):2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