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简便计算能力培养途径摭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小学生简便计算能力培养途径摭谈

李梦宇

李梦宇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一完小016000

简便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小学生快捷、灵活的思维,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这种能力呢?笔者以为:在训练好学生准确运算这一良好习惯的基础上,采用“知算理、勤练习、重提升”这三个循序渐进的历练层次,就能为学生具有准确、迅速的简便计算技能找到有效的途径。

一、知晓算理,让学生准确把握简便计算的技巧

简便计算是在繁杂计算中异军突起的,因为计算的繁琐、乏味势必会造成学生计算的厌倦。由于简算的介入,学生对计算有了全新的感觉,把简算作为一种全新的武器。因为学生也深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聪明之举”的道理。为了学生在计算中能有更多的捷径可走,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当将简算的方法或者算理,想法设法地传授给学生。只有熟知算理,掌握简算的方法,学生才能在计算中游刃有余。

我们在教学中通常要教给学生以下方法:

1.更序法,就是充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简便。

例如:

(1)2468+2937+532=2468+532+2937=3000+2937=5937(加法交换律)

(2)(225×96)&pide;25=225&pide;25×96=9×96=864(除法运算性质)

2.凑整法,即把算式中的已知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从而使运算简便。

例如:

(1)432-98=432-(100-2)=432-100+2=332+2=334

(2)75000&pide;125=75000&pide;(1000&pide;8)=75000&pide;1000×8=75×8=600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像这些整十、整百、整千的特别数字与一般数字之间的关联。如果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记住像25×4=100;1000&pide;8=125;10-0.1=9.9等一些特殊运算,就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凑整、简化的计算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一些特殊数字进行分类:一类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另一类是通过加减乘除能够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若能通过记诵,将其印在脑中,则可在计算中增强对这些数字的敏感度,从而能自觉地使用计算技巧。

3.分解法,即把算式的某些已知数进行分解,使之便于口算。

例如:

567×11=567×(10+1)=567×10+567=5670+567=6237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数乘以11的另外一种速算方法。这个计算过程可表示为:

567

5137

11

——————————

6237

二、在实际的计算练习中强化简算技能,丰厚学生的简算兴趣

一项技能的掌握,非通过强化训练不可。简算技能虽说能让学生意识到是一种提高计算功效的计算技能,但要真正实现这种目标,教师就得在适当强度的计算练习中,不时提醒学生试着运用简算手段,不断熟悉简算方法,提高简算技巧。还要将用简算和不用简算进行对比,虽然两种方法殊途同归,但“走包头绕石拐”毕竟是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这样的体验,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简算的兴趣,从而使简算成为学生在解决计算问题时的首选技能,或者能养成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因而,我们在教学应做好如下工作:一要在教学例题时,教师要不时强调能否运用简算,并能刻意使用简算方法。更要让学生在做作业中也追求使用简算。教材虽然将简算编排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之后,但教师要有调整教材内容、适当处理教材的能力,不妨在教学四则计算中,大胆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特征,从而介绍简算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认识简算、把握简算方法、心爱简算。这样将简算的成分隐含或混在四则计算中,让学生观察、甄别,能简算则简算,不能简算就按部就班,既可以使学生的简算意识得以提高,又能训练简算技能,还可丰厚简算兴趣,委实是一箭双雕之举。

三、对症下药,不断提升简算能力

学生有了简算的意识,努力去用简算方法去解决计算问题。但往往事与愿违,可能出现弄巧成拙的怪现象。因而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在尝试实践简算过程中的各类错误。对这类错误要细心分析,找出根源:有的源于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混淆,如把35×36运算为35×30×6;有的是运用简算过于拘谨:如在计算94+96+98+99时,把90看成基准数;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针对学生做题病因多做有效处理,就能使学生在简算能力提升上有所增益。

由于一道题的简算方法多种多样,因而教师要充分肯定运用简算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诸多方法中,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这在学生交流中便会自有定论,教师不必刻意评价谁的方法好。只要学生能想出简算的方法就行。

例如25×24=25×4×6=25×(20+4)=(30-5)×24等,在使用凑整法和分解法时,都比常规方法又好又快,不失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