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上肢摆动与推离地面技术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蹲踞式起跑上肢摆动与推离地面技术对比分析

邓勇

邓勇(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本文着重探索蹲踞式起跑的技术,通过分析短跑的年龄特征,生物力学角度和生理角度,以及起跑技术,来对比分析蹲踞式起跑上肢摆动与推离地面技术,以探索提高短跑成绩的方法。

【关键词】蹲踞式、起跑、动作、屈肘、推离地面

引言在教学与训练中,对蹲踞式起跑作了些探索性的研究,传统观点认为,当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本文认为,“前者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值得商讨与改进。因为它无形中延缓了动作时间,影响了运动成绩。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若将其改为“两臂迅速屈肘,做有利的前后摆动”会更有利于缩短起跑时间,增强蹬离起跑器及摆动腿的效果。

1.年龄特征分析

在训练中由于运动员都是13—17岁的运动员,而他们的训练年限都很短或初练,如果按照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1)手臂的摆动与腿部不能及时配合起来。

(2)推力过大,使身体抬高过早,和延迟启动加速时间。

(3)不能有效的发挥人的能力(即极限本能运动能力),这些都使分秒必争的短距离项目达不到自己最好成绩。

而如果按照两手推离地面,一手(后置腿的异侧手)前摆,一手(后置腿的同侧手)后推,这样造成身体在瞬间失去平衡,加上手臂的迅速后摆,那么后置腿必须前抬、扒地、蹬伸,从而相对提高了启动时间,且有效的利用了身体重心,和身体蹬与摆结合的机动原理,使人本身的潜力能有效的发挥出来。

2.从生物力学角度和生理角度分析

由于两手的一抽一摆,身体产生失去平衡,如果想克服失去平衡的身体不向前倒,唯一的方法就是迅速地挪动后腿来克服它,这就形成了非条件反射。而经过长期系统反复的训练,随刺激次数的增多,使条件刺激的皮层兴奋灶与非条件刺激的皮层兴奋灶之间,多次结合强化而建立暂时的联系,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因此起跑的能力逐步稳定,而又随着刺激的逐渐加强(即两手的抽离的速度加快,身体的前倾角的逐渐加大),而受到的是神经的抑制进入保持阶段,人的本能潜力达到了极限,起动也就到了最后程度,而动作逐步的进入适应性即稳定阶段。

2.1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

在进行理论探讨时,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迅速屈臂使上体突然失去支撑,必会造成身体前扑,而同时下肢又积极蹬地,这不是会令运动员要么加大步幅以防跌倒,要么费很大的力来抗拒身体前翻的力矩?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身体各部位作的代偿性反应完全可以使起跑顺利完成。而且前扑导致的身体不平衡,会反射性引起两腿更加积极的蹬地和摆动,使下肢迅速前移,以维持身体平衡,这样无形中会使蹬地频率有所增加,此时只要运动员能控制一下上体(实际上这样容易做到)就可使重心迅速前移,进而提高起跑效果。由此可见,屈臂后的暂时失衡不仅未对身体运动造成威胁,反而通过促使腿部积极运作提高了频率。另外,“预备”后起跑前阶段运动员的头是抬起的,由于状态反射可使背部肌群紧张程度增加,这可以有效地阻止身体前翻。

2.2从生理学角度分析

可看出“迅速屈臂”比“两手迅速推离地面”更能缩短起跑时间。肌肉在收缩前必须先被拉长才能有效地收缩。当大脑接听到信号(枪声或口令“跑”)并把“推离地面”的信号传给手臂上的效应器后,手臂的肌肉虽极想“迅速推离地面”,二者可以通过迅速把时间间隔缩短,但毕竟不能减少为零,手未离开地面,我们很难想象腿会有积极的动作。若起跑时采用“迅速屈肘”的方式,可以顺畅地进入摆臂阶段,可谓一举两得,突然屈肘造成的身体短暂失衡也可反射性地加强腿部动作,从而加强起跑效果。

3.以起跑技术分析

起跑后的第一步的步长相对较小,而当两手抽离地面时,身体的极度失重,这就要求大腿和小腿肌肉短而有力的收缩、伸张,从而决定了第一步的步长不会因为过大,而限制起跑速度。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13—17岁少年的教学训练中,起到了极大的方便作用,也相对的对起跑中容易出现的总是起到缓解作用。

3.1后起跑器抵足板与地面角度减小

李祖健同志研究提出:将后起跑器抵足板的后角从传统的75—80度。减小为60—65度。这一改进使前后起跑器抵足板的角度差距缩小,由原来“预备”时体重大部分落在两手和两腿上,转变为身体重心部分落在两腿上。由于“预备”时的后腿膝角适当地增大,在无支撑的情况下,膝关节在130度以上时参与活动的屈膝肌群增强,可有效地提高后蹬的力量和速度。好的起跑效果必然是起动快和两腿蹬起有力。后起跑器角度的适当减小,不但起动快,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蹲踞式起跑无力现象。

3.2起跑时要感到后脚心用力,可有效预防抢跑

传统起跑器的安装及起跑技术,容易出现抢跑现象,产生原因除有侥幸取胜的猜枪声起动外,主要因素是由“预备”姿势时,身体重心的过分前倾,至使手臂及手指负担过重,不能控制动作造成的。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当出现抢跑现象时,首先是后足离开抵足板,假如说后足不离开抵足板,就意味着可减少或杜绝出现抢跑现象.那么,在后起跑器抵足板的后角由传统的75—80度,减少为60—65度,“预备”姿势大部分体重落在两腿上的同时,我们除加强对两脚贴紧起跑器抵足板的要求,还特别强调了后足心要压紧抵足板,也有效地控制了后脚的稳定性,对预防抢跑是行之有效的,基本上杜绝了抢跑现象。

3.3不同视距对起跑地影响

研究发现,起跑反应速度的快慢,与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预备”时两眼的视距密切密切相关。传统起跑要求“各就位”时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放40—45厘米处,对“预备”阶段两眼的视距没做明确的要求,随着“预备”时重心前移,更有甚者有的强调两肩前探超过起跑线,头颈部也必然前移,两眼视距还会远,前视距离加大,需要头部抬起,若抬头颈部就一定会紧张,这如何能保证“预备”时颈部自然放松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呢?经实验证明,“预备”时两眼看起跑线或通过两大腿间向后看,起动力量大,动作快,起跑后的加速自然!

4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对年龄特征,生理角度和生物力学角度、起跑技术的分析,“两臂迅速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比“两手迅速推离地面”更有利于缩短起跑时间。

参考文献:

1、史作阳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新探索[M]田径1998.912—13

2、赵岱昌对蹲踞式起跑的再探索[M]田径1999.126—7

3、高红旗对于蹲踞式起跑的一点看法[M]田径20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