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带状疱疹64例临床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眼部带状疱疹64例临床报告

迪丽娜·卡斯木阿瓦姑·依斯拉木

迪丽娜·卡斯木阿瓦姑·依斯拉木(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喀什地区844000)

作者简介:迪丽娜尔·卡斯木,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角膜病与眼部整形、综合眼科。通讯作者:迪丽娜尔·卡斯木。

【摘要】本文分析了64例眼部带状疱疹,发病率为28.1%,冬春发病44例(68.8%),50岁以上38例(59.4%),60例为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全部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眼睑损害,结膜病变32例,角膜病变24例,虹膜睫状体病变6例,继发青光眼2例,眼部病变平均15天痊愈,全身有合并症11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增高,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增高,经过全身和局部综合治疗,病变痊愈。

【关键词】带状疱疹;眼

【中图分类号】R7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086-02

带状疱疹是机体受到水痘带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全身各部位均可受累,当三叉神经第一、二分支受到侵犯时,往往有眼部带状疱疹的各种表现,发病并不少见。现将2006-2008年所收集到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发病率:全身带状疱疹总例228例,其中眼部带状疱疹64例,占28.1%;三叉神经第一支发病60例,第二支发病3例,两支同时发病1例,未见3支同时受累者。

1.2发病年龄:64例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10-82岁,平均57.3岁;50岁以下26例(40.6%),50岁以上38例(59.4%)。

1.3发病季节:春季28例,夏季8例,秋季12例,冬季16例,春冬季总数44例(68.8%),夏秋季22例(34.4%)。

1.4眼部病变:眼部起病最短1天,最长20天,平均4.3天;右眼38例,左眼36例,无双眼发病者。

1.4.1眼睑:全部病例均有眼睑的损害,病变限于一侧,不超过面中线,轻病仅表现为眼睑充血水肿,病愈后不留瘢痕;重症者除充血水肿外,伴有皮疹、红斑及水脓疱,病愈结痂后形成凹陷性浅瘢痕,并有疱疹后神经痛;急性期46例有一过性上睑下垂。45例病变恢复,一例病变发生上睑下垂,观察一年未恢复。

1.4.2结膜:单纯性结膜充血水肿32例,泡性结膜炎1例。

1.4.3角膜:37.5%的病例合并有角膜受损,单纯点状角膜上皮脱落16例;角膜实质炎4例,其中2例有内皮反应,表现为内皮水肿皱褶,KP阳性;角膜溃疡2例。

1.4.4虹膜:6例合并有虹膜睫状体炎,均有角膜KP,Tyndall阳性,未见虹膜面渗出、后粘连和萎缩灶。

1.4.5青光眼:带状疱疹继发性青光眼2例,临床表现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而且药物控制疗效差,最后均经手术治疗,眼压恢复正常,随访无复发。

1.4.6眼部病变痊愈天数最短4天,最长2个月,平均15天。

1.5全身合并症:64例中有全身合并症者11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2例,肺结核2例,艾滋病1例。

1.6实验室检查:外周白细胞检查:16例总数超过1万/mm3,最高16200/mm3,最低3000/mm3,淋巴细胞分类计数,>40%11例,20%~39%48例,<20%5例;12例血沉超过正常值,最高达78mm/h;抗“O”升高,最高达833单位,有一例RO阳性,抗核抗体阳性,有一例HIV阳性;免疫系统检查:IgG10.70~26g/L,IgG1.10~2.98g/L,IgM0.72~3.98g/L,C30.55~1.88g/L。

1.7治疗:全身采用抗病毒药(病毒唑、阿昔洛韦)、激素、抗生素和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治疗;局部滴眼药水(抗病毒、抗生素、激素)。眼睑皮肤病变涂龙胆紫等治疗。

2讨论

带状疱疹和水痘同样都是由水痘带状病毒引起的,这是一种嗜神经的DNA病毒,经常累及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某一分支,导致眼部带状疱疹[1]。

眼部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等,且有8%~92%的较大差异,本组病例的发病率(28.1%)。一般来说,其发病无规律性,但本组病例资料提示冬春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可能与该季节人体抵抗力差,易受病毒感染有关。另有文献指出: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患此病数增高,本组病例资料显示同样结果。

眼睑带状疱疹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睑皮肤损害,病毒沿三叉神经的分支至周边纤维到皮肤引起病变,不超过颜面中线,几乎无双眼同时发病,通常是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最多,本组病例除第二支发病3例,第一、二支同时发病1例外,其余60例(94%)均为第一支病变。

除眼睑病变外,结膜、角膜、虹膜是最容易受侵犯的部位。单纯的结膜炎症性改变,充血明显,分泌物很少,治疗效果佳,本组病例中发病率高达50%。角膜病变常见且形式多变,从点状角膜上皮脱落到溃汤形成不等,角膜实质炎病程迁延复发,病程亦较长,治疗较棘手,严重的角膜实质炎病愈后往往留有局限性角膜混浊区。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病率有文献[2]报道高达70%,本组病例仅为9.49%,主要为轻度的睫状体炎、上皮损害,很少有虹膜渗出和粘连。带状疱疹性青光眼往往是由小梁炎症水肿、色素颗粒阴塞或虹膜周边前粘连所致,其药物疗效差,需经手术处理。较少的并发症有眼外肌麻痹,经治疗可恢复,上睑下垂有一例未恢复,严重并发症如偏瘫和脑动脉炎,在本组病例均未发现。

近年来,带状疱疹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特别是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AIDS危险者中,眼部带状疱疹被认为是AIDS逆向转录病毒感染引起免疫缺陷早期的临床标志[3]。本组病例中发现1例AIDS患者,治疗效果极差。

由于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至今未见特效药物,一般可局部滴用抗病毒眼药水,阿昔洛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眼药水,局部使用激素可减轻症状,但易复发,有色素膜反应者予扩瞳。全身急性期可使用阿糖腺苷或环胞苷、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干扰素可明显减轻病变的严重程度;后遗症期可用神经营养剂。对眼睑病变严重的,可采用微波理疗,以减轻水肿,促进病变痊愈。本组病例经过这些综合性治疗,大部病例在15天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灵萍.眼科.1995;4(2):93

[2]余炜.实用眼科杂志,1990;8(9):544

[3]赵超(摘).眼科新进展,1987;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