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尊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1

小议尊重

陈学尧

淮安市楚州区文通初级中学陈学尧

尊重,一个温暖的、饱含人文关怀和教育精神的词语,就这么亮丽而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法国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曾说到:“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老师不可能在不平等的环境中获得真正的尊重,而只有在尊重学生的行为中获得真正的尊重。同样学生也只有在被尊重的情况下,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因工作的繁重、班级容量较大而难以顾及到每个孩子的情绪。此时教者必须做细心人,敏锐捕捉学生脸上的“睛雨表”,于细节处、于无声处给孩子尊重。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似乎铸就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是老师,你就要听我的”,殊不知“苦口婆心”“经验之谈”代替不了学生的成长。成长需要时间,成熟需要磨砺。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敢于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空间。

去年笔者执教初二年级时,班里的卫生委员觉得工作既辛苦又耽误学习,想“辞职”。我意识到这种思想在不少班干部身上都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我召开了以“你愿不愿当班干部”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个别成绩虽不理想,但上进心很强的学生毛遂自荐,充分发挥了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也鼓舞了一些中等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其实,尊重并不是要专门在某特定的时间、做一些明明白白的事。只要教师是学生状况的发现者,尊重会是更好的爱护和关怀。

记得以前执教的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成绩不是太好,上课老爱提问题,经常打断老师的话。他说,我明知这样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行为经常和老师的期望有距离,但成长不能代替。因此我允许学生有错误的体验,并将之作为我工作的座右铭。前提是相信学生。鉴于这位同学的情况,我采取课前指导的方式,让他对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这样课堂上他的回答也就可以取得同学的认可,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

尊重不是盲目的,而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建立“个性档案”。让家长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每一个成长阶段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知、所愿、所能、所为等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平时工作中,我对表现差的学生,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适当引导,促使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我班有一位同学自制力差、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较差,但他的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较强。针对他的优点,我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对他的缺点,采取“小步子、强刺激、注重过程、整体配合”等有效措施,促其逐步改正。

有不少家长对我说:“过去,我们为了能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有一席之地,总是要求这、要求那,很少顾及孩子内心。”现在许多家长开始尝试着听孩子说话。尊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虽然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但他们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满足只是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一种尊重和理解。

法国的蒙田在他的《随笔录》里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说:“老师和学生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

有经验、有成就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某某同学,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小小的肯定力量是那样的巨大。老师的尊重有如润物无声的细雨使孩子们发生着变化。

教师对学生必须平等对待,与他们民主相处。即使他们犯有错误,进行教育,也必须尊重他们,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坐着与你谈话就能收到这个效果。折射出美丽的光芒。然而,许多平常而又平凡的生活细节,却往往容易被我们的一些教师所忽视,甚至不屑一顾。比如,教师找学生了解教学后的反馈意见时,班主任找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谈心时,学生来到办公室后,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于让学生站着说话。教者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把学生看成真正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充分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对待困难生,要更多地给予理解和尊重,爱护他们的脸面,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