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体会

/ 1

22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体会

刘彩苏罗刚周艳

刘彩苏罗刚周艳(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547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285-01

【关键词】猝死院前急救心肺复苏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非外因直接引起的自然死亡,在国内外其院前复苏成功率总体水平不高。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22例猝死患者院前现场抢救临床治疗旨在分析、总结现场复苏抢救措施,探讨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院前急救半径小于10公里。共22例患者,其中男13例(占59.1%),女9例(40.9%)。年龄(20—88),平均年龄(61±12),有既往病史16例,占(72.7%),其中,心血管病史8例,脑血管病3例,呼吸系统病史2例,其他疾病史3例,猝死前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抽搐等。22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电—机械分离15例(占68.1%),心脏停搏5例(占22.7%)心室纤颤2例(占9.9%)。

1.2现场救治方法:22例猝死患者均由我院院前心肺复苏小组医师护士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早期启动生存链,复苏方法参照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规程进行。

1.3结果:现场心肺复苏死亡20例(占90.9%),有效2例(占9.1%),其中成功1例(占4.5%)。由急救人员均进行电除颤及气管内插管。现场复苏无效者均为心跳骤停时间大于5分钟。

2体会

2.1建立专职复苏小组,缩短呼救至到达现场时间;院前猝死现场心肺复苏是急救医学最困难、最具代表医疗水平的综合技术之一,最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响应间期、呼救反应间期和开始现场抢救时间是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核心问题,也是院前医疗质量重点监控的指标。我科于1995年开始建立专职化院前心肺复苏小组,不断强化各类院前急救技术培训,与此同时对所使用的救护车及车上专业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和补充,为开展院前心肺复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不断派医护人员到省内外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省内外的院前急救培训,使我院院前急救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2.2早期启动生存链:影响现场复苏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抢救人员早期到达,早期开始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气管插管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现代医学证明,心脏电除颤和建立人工气道是心肺复苏过程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决定心肺复苏预后的决定因素。早期启动生存链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成为心肺复苏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

2.3早期开始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是生存链中的最后一环,是最终取得复苏成功的保证。在院前心肺复苏现场,大多数患者经过基本生命支持不能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必须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本组资料显示,现场复苏有效的2例中,有1例进行了超长的高级生命获得1期复苏成功后转院内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最终病人清醒出院。重新获得了生命。我们的体会是,接到呼救点话,要尽快赶到现场,对心源性猝死患者不要过早放弃抢救,应积极给予包括开放气道、机械通气、电除颤、开放静脉通道,应用各种复苏药物,维持呼吸和循环稳定,支持各器官功能,脑复苏及病因处理等加强高级生命支持的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