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

孙新成

孙新成(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学校被自己的学生告上了法庭;高校教师课堂上的“奇谈怪论”被学生声情并茂的搬上了网络上;有的学校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学生聚集“请愿”事件;有的学校一些不当行为被学生晒在网上,媒体穷追不舍,个别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因此而受到政纪处理……

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这些危机的呢?其背后推手是谁呢?在认真分析调查之后,我认为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对类似管理问题的说法值得借鉴。他说:“并不是我们把事情弄糟了,也不是因为我们做了错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的事是正确的,只是没有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呢?原因是时代变了,组织一直赖以为基础的假设不再符合现实了”①。

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对这方面的假设不再与学生管理的现实情况相符合时,由这些假设出发所做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行为就会遭遇失败。学生管理环境的变化,会使以前成功的学生管理方法在今天已不再适用。

上世纪末期的权变管理思想家认为:应该把管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管理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研究上,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适用场合。

那么归纳进入21世纪以来的变化,总结21世纪以来的管理实践,管理环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认真分析后会发现,单就对学生管理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有两种主要力量:除了人类需求的多样化这种力量之外,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力量在加速推动着管理规则的重构,那就是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着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一、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体现

1.由于信息化的发展,组织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一些不言自明的道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不再坚挺。

在高校,我们以前的许多管理规则不管成文与否,当它们被制定或被普遍认可时都有其道理存在。这些规则中蕴含着的往往是前人管理理论与经验总结,他们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或多或少的重要作用。但信息化出现以后,这些管理规则就有待我们商榷了。

比如,我们原来处理违纪学生时的参考资料(案例),原来只有少数人掌握,其理解和执行由少数管理者作出。而现在通过互联网资料库,资料的检索限制条件大大减少,它可能同时出现在网络上的许多地方,只要想查,都可得到,出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资料解读者。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不当的处理都可能引起质疑和争议。

按照传统理解和做法,原来我们需要办公室,以接收、储存、修正并传送资料,现在通过无线通讯设备,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传送资料,尤其是视影像技术的运用,转瞬之间,我们就可以看到和了解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人们从不同视角传送的资料影响着人们的第一判断。

传统管理上,决策由组织管理者和专家做出。即使延误了时机人们也能以信息的迟滞性等原因给予谅解。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足以使智慧型的学生完全不必等学生管理者的指示就可以做出判断。比如甲流感在世界上出现并开始后,有的学生管理部门还没有接到应对要求,但个别敏感的学生已戴上口罩,并到院系询问学校如何防治。这个时间假设我们无视网络传播的现实,一味等待上级指示而不及时做出防疫安排,必定会受到学生质疑并要承担由此而造成的后果。

2.信息化的发展,使适应性网络型组织大量出现,非正式组织将在网络中发挥主导作用,权威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专长而不是正式职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用于环境变化非常快、并且不确定性较大情况的网络型组织呈现出极大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力。仅以QQ群为例,它现在拥有大约5000万个,并且每天还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从运行机理上看,网络型组织不是依靠合同、授权、资本运作等方式形成的,它所依靠的是文化认同等设计规则的吸引力。这些组织几乎在没有任何正式监督的状况下运行。它的最大优点是适应性,它能够针对外界环境激烈变化,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

在这些适应性网络型组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正式组织。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上非正式组织增长迅速,它们将在网络中发挥主导作用。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如同乡、同学,棋友、牌友、拳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在这里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非正式组织在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正面的、有益的活动同时,有的也发挥着消极的、反面的、有害的作用,比如抵制变革,滋生谣言,操纵群众,阻碍高素质、高绩效人员的进步等。

在网络型组织中,有专长的人受到人们推崇,在组织中享有权威。正式组织的职位权威作用极其有限。对此,学生管理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改变观念,适应客观现实,进行彻底的变革。

二、高校学生管理对信息化环境的应对

面对环境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因时因势而动,意识到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探索和实践科学管理的现代化道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的极大发展空间,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上有新突破。

1.高校要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建立网上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掌握主动权。

(1)据在郑州大学学生中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接受调查的100名学生中,他们全部上过网,其中有条件随意上网的人数达89%,网龄平均3.2年,学生中QQ拥有率100%,经常使用的达47%,博客拥有率为32%,经常使用率5%。所以,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从传统的管理走上网络,重新定义学生管理者的职责、定位。全面建立网络巡视员、监管员制度,每天不间断地上网巡视,用搜索工具等做为“探雷器”,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把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小事情无限扩大化。

(2)面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主动出击,积极建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网络平台,日常工作及时通报给学生。普遍设立网上信箱,实现网上办公、答疑,更加贴近学生,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让学生及时了解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反映,打开学生的心结。

(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注意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网络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构筑坚固的“精神防线”。要对学生网上言论及时做出反馈,旗帜鲜明地跟帖评论,积极地进行引导,对错误思潮要敢于开展批评。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跟上形势,适应环境的变化,努力学习贴近学生实际的信息技术,让网络为我所用。

(1)学会并熟练使用QQ,会建QQ群,会使用群内共享、群空间。据调查,在当代大学生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QQ,经常使用的达47%,且大多加入到了一到两个群,QQ已成为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这种交流工具,作为学生管理者,应该比学生应用得更为熟练,在这方面也成为学生的老师,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工作。

(2)学会并熟练使用网络建博客、写博客、微博。高质量的博客,应该是引领学生思想,指导学生成长,与学生思想沟通、感情交流的重要阵地。

(3)学会并熟练使用搜集、浏览、整理网络信息。从网络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及时关注学生所关注的,做到与学生同步甚至领先。

(4)掌握图片处理技术,简单的影像编辑原理与技术。当今的学生,对影像处理技术比较熟悉,他们常常制作出真假难辨的影像。个别学生更是利用学生管理者在这方面的无知用假像迷惑他们,对此不得不高度警惕。

(5)学会并熟练手机上网,使用飞信、校信通等手机网络技术。这将能大规模提高我们的办公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掌握了解天下大事,及时向工作对象澄清事实真相。

总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要能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环境,转变管理思路,及时学习网络知识,运用新的工作手段,就一定能跟上形势,做好信息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①彼得·杜拉克.《巨变时代的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②邢以群.《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