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写作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1

培养写作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裴洪国

裴洪国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中学251800

摘要:作文教学应该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表达能力。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情感,开拓创作的源泉;二要鼓盛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词句,厚积薄发;三是要求学生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四是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反复推敲,精雕细琢;五是教师要及时评价,激励导航。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怕写作文成了学生的“顽疾”,许多教师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致使学生写作要么内容假、大、空,要么就是仿照范文草草了事。曾记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习作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内心世界的唤醒和建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敢与表达、善于表达。

一、观察体验,丰富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不仅仅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参加活动,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心灵相触、情感相融。此时,我们只需稍做点拨,学生的思维就显得特别活跃,自然会有灵感,写出生动的文章。其次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反思生活。这样的体验会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及思想感情。如有的同学围绕秋收的劳动体验,写出了劳动的辛苦和对父母的感恩。

二、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先生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两句话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性。学生生活面狭窄,阅历较浅,需要每天阅读来获取和储存信息,并形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材料,从而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动机,产生写作的冲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刊杂志,并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更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我们班设立了“图书角”,童话、名著、历史、科幻等方面的书一应俱全,每天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录本,每天摘抄一些好词好句,有目的地积累,这样也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坚持不懈,随时练笔

美国著名教育家唐纳德·格雷夫斯认为,孩子可以先学写作,后学阅读的。因而和国内相比,美国更关注写作训练,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都安排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劝说信等文体,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先生就极力倡导把“写”挤进课堂。而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很重视练笔,这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我一是提倡学生写日记、周记,鼓励学生记下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班的日记经常有生花的妙笔、惊人的言辞。我建立了“写作小能手”板块,将优秀的习作刊登其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与阅读紧密结合,编写、改写、仿写、想象作文等。如学完《斑羚飞渡》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斑羚头羊和斑羚群的命运;学完《我的叔叔于勒》,续写故事《于勒叔叔回来了》等。

四、认真修改,提高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作文写好。”由此可见,作文修改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学生的职责。努力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要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的内容。一篇作文可以修改的地方很多,但对中学生来说不能面面俱到,从作文的整体来看,主要从四个方面修改:1.修改主题,看作文的内容与题目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新颖深刻;2.修改材料,看材料的取舍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是否具有代表性;3.修改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过渡自然,首尾照应;4.修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经得住推敲。二要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的方法。文章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修改的地方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句段调整、文字增添、赘述删除、内容改动等。

五、及时反馈,评价激励

学生辛辛苦苦地将作文写完,非常渴望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如果时间隔得太久,学生对当时写作的情景情感的变化、语言的组织等会逐渐忘记,所以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习作情况予以反馈。我在作文教学中,就力争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在写评语时老师一定要讲究艺术,让学生通过评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明白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之物色篇。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3]郭沫若题矛盾书斋联。

[4]唐纳德·格雷夫斯比较教育研究,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