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艺术网页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论技术-艺术网页设计

张统宣

张统宣ZhangTongxuan(渭南师范学院南校区管理办公室,渭南714000)

(WeinanTeachersUniversitySouthCampusManagementOffice,Weinan714000,China)

摘要:网页设计是一门全新的艺术设计和网络应用的交叉学科。技术—艺术网页设计是基于Web标准的、综合网页设计和艺术设计的设计方式和手段,其特征是网页整体的创新性、结构的合理性、色彩的艺术性、内容的可用性。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艺术才能的网页设计师是技术—艺术网页设计提高的关键。

Abstract:Webdesignisacompletelynewinterdisciplinaryofartdesignandwebapplications.TheTechnology-ArtwebdesignisbasedonwaysandmeansofWebstandards,integratedwebdesignandartdesign,andthefeatureoftheTechnology-Artwebdesignliesinpersuitofthecombinationofoverallinnovative,reasonablestructure,artisticcolorandavailabilitycontent.Therefore,thekeytotheTechnology-Artwebdesignisthewebdesignerswithhighliteratequalityandartistictalent.

关键词:技术—艺术;Web标准;网页设计;“技术—艺术”人才培养

Keywords:Technology-Art;Webstandards;webdesign;"Technology-Art"talenttraining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60-02

0引言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无庸置疑,在互联网“引导”世界中,网页设计开发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网页作为网络上的艺术品,要想获得满意的用户体验,必须将技术与艺术做最恰当的融合。

著名设计师陈绍华认为,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和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从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出发,通过大众品位的提升,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1]。伴随着社会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技术在艺术、设计、语言等领域的广泛的应用,单纯、孤立地按艺术理论、技术理论以及艺术思维、技术思维来考虑新技术、新艺术,已经远远不够了,基于技术—艺术融合的Web标准网页设计问题凸现在每一个网页设计师面前。

1关于“技术—艺术”和“Web标准”

1.1技术—艺术杨岗、罗维亮编著的《技术—艺术思维》一书中认为,“技术—艺术”是指一种综合技术和艺术的设计方式或表现手段。“技术—艺术”突出反映技术在艺术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技术在艺术方向上的应用。[2]关于技术—艺术相结合的现象和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都有不尽相同的内容或含义。在WEB标准的网页设计中,“技术—艺术”指采用网页设计技术和艺术相结合来表现网页设计的方式、手段和技能。“技术—艺术”从技术结构、艺术结构角度看,是一种复合性语言方式,从应用角度看,指以技术、艺术两类知识、技能结合的方式作为手段,完成网页设计相关产品的活动,从理论角度看,是网页设计中关于技术—艺术的相似性、融合性等关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

1.2Web标准“Web标准”指使用万维网联盟(WorldWideWebConsortium,W3C)或者其他标准组织提供的开放且兼容的(而不是封闭、专有的,或者是属于某个公司所有的)推荐规范来设计网页。[3]Web标准于1998年在W3C的组织下开始建立并在网站标准组织的督促下推广执行。2001年,美国和加拿大公布了一个指导方案,要求政府等相关网站使用Web标准进行开发并且加强可访问性并得到了英国和新西兰政府的支持,在这些国家的网站重构得到应用。2004年,Web标准在国内开始受到关注,网易、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网站在2005年完成了趋向Web标准的网站重构[4]。此后,Web标准逐步为国内的网页设计师所接受。伴随着网页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Web标准规范逐步成了技术—艺术网设设计的最佳实践手段,网页的样式和脚本具有了可重用性和一致性,网页的渲染更加快速,网页具有了更好的可访问性。同时,网站的维护管理也变得更加容易方便。

2“技术—艺术”网页设计特征

网页界面的构成要素除了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形、色彩等基本构成要素外,还有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要素,以及其他一些特效和交互功能。在网页设计中基于技术—艺术手段,从网页的整体创新以及结构、色彩、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将获得最大限度的有效设计和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优秀网页作品是实用的物质功能与审美的精神功能完美地结合。

技术—艺术网页设计特征有:

2.1网页整体的创新性网页设计最终能否有突破以获得满意的用户体验,其根本在于设计师的创新性,以及与这种创新性相呼应的技术—艺术的完美融合。互联网发展到现在,网页设计的创新性不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更是一种时代的表达。只有新的创意、新的格调、新的表现手法才能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识模式,才别出心裁地产生新颖的成果,才能有不同凡响的心理说服力,加深界面影响的深度和力度。

2.2网页结构的合理性网页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对网页各种元素的组织应该做到层次分明、严谨清晰。统一、合理的整体性设计,可以使用户快捷、准确、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网页,给用户形成内部有机联系,外部各谐完整的美感,从而传达出设计师完整的设计理念。在网页结构设计中,既要强调网页的结构形式的视觉整体性,又要兼顾结构布局的灵活性,力求在整体性和灵活性之间寻找到最佳切入点,使设计的网页不因为保证“整体”效果变的呆板、沉闷。

2.3网页色彩的艺术性色彩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知觉及记忆建构的基础单位之一,在资讯的传达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从互联网上绚丽多彩的页面来看,任何一件网页设计作品都离不开色彩,色彩是网页界面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色彩在网页设计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是色彩的象征性,利用色彩语言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通过色彩特殊的感染力,激发出用户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二是通过色彩传达网页要表达的信息,增加页面的可理解性和可识别性,从而形成有序的视觉流程;三是打造页面个性风格,增强页面的艺术效果,利用色彩的内在力量来突出和烘托主题。[6]

2.4网页内容的可用性可用性指导着Web的发展。在Internet经济中,可用性已经比过去呈现出更大的重要性。[7]网页设计是Web设计中最直接可见的部分。用户访问站点最终是为了读取其中的内容,内容设计是为了让用户访问内容。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是用户注意的中心,高质量的内容是Web可用性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在网页设计中,内容是设计存在的基础,技术—艺术手段通过内容各要素的设计集中表现出来,页面上的每一个元素都要有存在的必要,脱离可用性的炫耀技术技法、艺术表现都可能会使所设计的网页成为一堆无用的互联网垃圾。

3“技术—艺术”网页设计人才培养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中,艺术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部是如影随形。网页设计艺术作为计算机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对技术的依赖性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强,对设计者的艺术和技术综合要求也比其他艺术要高。[8]特别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艺术出现之后,技术和艺术的融合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更具特点。网页制作作为复合性任务,并不是单单只会使用计算机或者熟悉某个软件就可以做好的事,还有许多内在的素质直接影响设计师在整个作品表现能力,这既有美术的,更有文学的、音乐的、历史的、人文的,等等。合格的网页设计人才,也一定是复合型人才,网页设计师的文化修养、艺术才能是他的网页设计能否站在顶端的关键,只能这样的复合人才才能通过所掌握的网页制作技术来大大丰富网页设计的艺术表现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思想,满足用户对网页的审美需求和完美体验。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发展,网页设计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面临着更大难度和挑战,也日益被网站建设者所重视。技术—艺术网页设计的研究与实践,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产业、技术、艺术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新动向,尤其要紧跟“技术—艺术”思维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方法,不断创新,积极实践,使技术—艺术网页设计的层次不断提高,满足未来用户对网页信息的更高需求。基本技术—艺术网页设计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审美习惯的演变,把互联网用户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数字时代。

参考文献:

[1]赵帆,陈绍华.作品中的中国情结[N].美术报,2010-4-10(35).

[2]杨岗,罗维亮.技术—艺术思维[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3]ChristopherSchmitt,KimberlyBlessing等[美].基于Web标准的网站构建与经典案例分析[M].叶俊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2005年Web标准发展回顾[DB/OL].http://www.w3cn.org.

[5]张统宣,牛渭敏.门户网站网页界面色彩设计[J].电脑学习,2010(02):35-36.

[6]魏善沛.网页设计创意与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GakobBielsen[美].Web可用性设计[M].潇湘工作室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8]姚霓.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网页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7):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