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干燥综合征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干预

周艳陈程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伴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6例伴有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17例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7例患者血小板计数>70×109/L,2例患者血小板计数>30×109/L。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康复。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护理干预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唾液腺和泪腺受累为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阴道等外分泌腺亦可出现相应表现[1]。除相应外分泌腺受累外,还可出现腺体外病变,如皮肤粘膜、关节炎、血管炎、血液系统受累,其中血液系统受累临床并不少见,约25%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贫血、30%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14%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特别是血小板重度减少,导致出血风险增大,严重时可引起重要脏器出血,危及生命[2]。我科临床工作中长收治该类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全面系统护理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干燥综合征伴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30×109/L)患者26例,其中女性21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48.7±10.3y,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修订的国际干燥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患者均给予积极临床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丙种球蛋白等,同时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

2护理干预

2.1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点瘀斑,如出现皮肤表现,注意记录出血范围、数量、大小,同时观察有无口腔、鼻腔内出血,并观察患者大便性状,有无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变化,防止出现颅内出血,一旦出现相应症状,立即报告床位医师,采取积极处理。

2.2出血护理(1)皮肤粘膜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嘱患者穿戴轻软衣物,避免皮肤粘膜的摩擦,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输血治疗时,注意交替更换穿刺部位,输液结束后注意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发生出血现象,以注意检查出血部位,观察出血点、瘀点瘀斑的变化[3]。(2)口腔、鼻腔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嘱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牙签、牙线剔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可予生理盐水或口洁净漱口;鼻腔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护理时注意操作轻柔,防止二次损害。(3)消化道或颅内出血的护理:嘱患者使用软食,如有少量出血,嘱温凉流质,大出血时暂时禁食,消化道出血可出现黑便,特别是出血量大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报告;颅内出血风险大,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需及时汇报医师,抢救患者。

2.3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热量高、蛋白含量丰富、易消化、温凉的食物,忌辛辣、刺激、过油腻的食物,男性患者嘱戒烟酒,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2.4用药指导(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疾病的首选药物,但其相关副作用较多,很多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存在抵抗心理,在使用前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多数的不良反应都是可控制及预防的,取得患者的配合。静脉使用激素时,输液速度不应过快,加强病房巡视,口服激素时间安排在早餐后8点之前,与人体激素代谢时间吻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嘱患者适当补充钙剂,使用含钙量丰富的食物。(2)丙种球蛋白治疗时,应注意输液前后使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滴,输液速度宜慢,以免加大心脏负担。(3)免疫抑制剂,该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多,可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损害、肝肾功能损害,使用前详细向患者交代药物相关副反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2.5心理护理干预协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疾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一些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医护配合,进行心理疏导,促进疾病的恢复。

2.6健康教育(1)干燥综合征尚不能根治,易反复发作,加强对患者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病情反复时及时医院就诊,切忌服用来历不明的秘方药。(2)注意干燥综合征可能出现腺体外症状,如关节肿痛、皮疹、发热等,出现上述症状,也需及时就医。(3)医护人员定时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适当解答患者的问题。

3小结

通过对26例干燥综合征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护理干预,我们体会到,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药物治疗、系统合理的护理,可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01.

[2]蒋明,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840.

[3]赵美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6):3355-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