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创新

陈嘉威

陈嘉威(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57)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建筑行业在管理环节表现的相对薄弱,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得出了当前建筑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探究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希望为建筑管理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创新方法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国家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大大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这就提供了建筑企业一个宝贵的发展机会。在此政策下国内很多建筑企业都做大做强,不仅在占领市场方面还在发展领域方面都进行了极大的拓展。

建筑业劳动力密集且分工细致,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一次性、移动性、分散性、工序繁复、施工人数众多等特点。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三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业主自行管理模式、业主委托承包商施工模式、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同时,使建筑工程成本降低,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项目管理中要想保证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制定完整、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然后要设立专项管理机构和部门,再考虑项目施工中具体的标准进行管理人员岗位、任务的安排。但是,目前在实施过程中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都暴露出很多问题,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健全、不完善问题,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控制成本而缩减管理人员数量,并将管理部门撤销,这就导致了在岗人员工作繁重、身兼数职以及监管工作不到位,项目管理的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极其不利。

2.2管理模式不科学、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在进行建筑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基本都是由承包企业、建设单位负责宏观调控和统一的操作,施工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监督和管控工作,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项目的生产作业。然而,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施工的工序和环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基本的操作和施工都是由劳务团队完成,他们要操作先进的设备和机械,但是目前很多一线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素质水平较低,造成在施工时需要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来进行控制、管理和监督。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大量资源被浪费掉了,这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的完善都是大大不利的。

2.3各项管理制度未能充分落实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不断的进步,蓬勃的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很多相关主管部门和政府机构都逐渐加大了力度,同时,很多学者、专家被组织起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制定。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中,很多施工企业只考虑利益、成本进行项目管理的实施,没有将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落实,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那些违章、违规的施工行为和操作加以管制,最终导致项目管理只停留在形式上。

2.4施工队伍专业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较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团队都是由农民工组成的,而农民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化技能的培训,在实际的生产作业中很可能会导致违章、违规行为和操作的出现,在这样的施工条件下,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安全都是难以保障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除此之外,专业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较差的情况不同程度的表现在我国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团队中,很少一部分管理人员受到过高等教育。一些施工企业注重技术水平,而忽视管理的重要作用,这样的用人方式直接导致了管理人才匮乏,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幅降低,这样不仅项目施工的安全、效益、质量、效率等得不到保证,同时不必要的管理成本也大大增加了。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3.1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与改革,首先需要得到企业管理者和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并进一步扩大投入经费,转变过去守旧、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引进现代化管理人才,将项目管理创新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充分体现出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经营的需要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确立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使创新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落实到位,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创新方案,在不断的实践、分析、整理过程中进行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使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2使在岗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在配备人员时管理部门要以专业化、高素质作为标准,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采用持证上岗的规定,从而保证各在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要求,满足项目安全管控、质量监控、成本管理、进度控制等各项需要。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使管理人员的业务技巧和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使其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以及电算化操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培养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规范个人活动和生产操作,为项目的管理和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3实行信息化管理

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时,必须要有专业化、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同时还要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最终使项目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电子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管理,从而能够及时输送、传达、获取相关数据、指令和信息,实现及时调整,使项目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应用监控系统、财会处理软件可以使财会信息处理的质量得到提高,还能使项目施工实现实时监控,最终使项目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4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规模较大,从而使管理难度增加,工作量增长。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减少管理层次,优化组织结构,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使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得到激发和调动,使项目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根本上得到提高。

4总结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要求建筑企业逐渐提高建筑质量。同时,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还要求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为了对项目工程加强管理,要求所有部门都要不断学习,敢于创新、探索,并能够熟练的掌握新规范、新知识、新技术,总结经验教训,在他人的管理经验中吸取有利的方面进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管理工作,最终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波涛,鲍锦荣.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2]李祝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1(19).

[3]暴丽清.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1(8).

[4]徐鸿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