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留置双腔管的护理和血液灌流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股静脉留置双腔管的护理和血液灌流的观察

黄志丽

黄志丽(广西民族医院血透室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60-0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股静脉留置双腔管和血液灌流的观察护理,得出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股静脉留置双腔管行血液灌流的开展。

【关键词】股静脉留置双腔管血液灌流护理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于体内待清除的内外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产物间的吸附过程,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或手段[1]。如何保证及时有效的灌流效果,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的基本保证。血液灌流时病人的血管通路一般选择直接动静脉穿刺或中心静脉插管[2],但直接动静脉穿刺易导致血肿和患者疼痛,血流量得不到保证。选择中心静脉中的股静脉穿刺并留置双腔管代替直接动静脉穿刺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本文将通过回顾我院血透室近年来通过股静脉留置双腔管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阐述我们平时在这方面的临床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股静脉留置双腔管和血液灌流的患者33例。男20例,年龄(47±23)岁,女13例,年龄(44±28)岁。其中各种急性中毒患者10例,各种皮肤病患者20例,肝性脑病2例。共行血液灌流91例次。

1.2主要材料及穿刺方法血液灌流器为珠海丽珠HA130型,血液透析机为日本东丽血液透析机。血透用双腔管为南海艾贝尔公司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11.5F直型外延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参照王质刚主编的《血液净化法》。

1.3结果一次性穿刺留置导管成功32例,1例右侧股静脉穿刺未成功,后由左侧穿刺成功留置。导管留置时间3~36天,平均20天。所有患者的股静脉留置双腔管均畅通,血流量保障达200—250ml/min;留置导管期间未见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出现,血液灌流效果基本达到要求,3例病人在血液灌流中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灌流器凝血,2例出现寒颤。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护士首先应向病人家属讲述血液灌流的目的、步骤、并发症,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建立正确的认识。向病人介绍股静脉留置双腔管作为血管通路在血液灌流中的重要性,配合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其对置管过程及置管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鼓励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尤其是对穿刺过程欠顺利者,如有渗血尽量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局部加压、冷敷。观察下肢循环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行超声波检查,及时处理。

2.3预防感染(1)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2)穿刺处换药每日1次。(3)灌流日使用肝素盐水封管1次。(4)每次换药时检查导管的位置及固定情况,缝线有无脱落,同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2.4健康教育留置导管期间叮嘱病人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穿刺处如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及时处理。嘱病人不宜过多活动,不宜做下蹲、屈髋等动作,不宜使用蹲厕,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导管脱落、堵塞、局部渗血及出血,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5血液灌流的观察(1)血路管和灌流器的准备: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加强血液灌流管道系统与留置双腔管的接头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灌流前需用生理盐水3000ml自下而上对灌流器和管道进行预冲,同时使吸附剂吸水膨胀,排出气泡。妥善固定血液灌流器,安装时静脉端朝上,高低相当于患者心脏水平;防止各种管道扭曲,保证管道连接准确、牢固、通畅。(2)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3)注意低血压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必要时每30分钟测量1次血压。(4)凝血的观察:首先,在灌流开始前应该注入足够的肝素。再注意及时调整双腔管的位置,保证一定的血流量。(5)热源反应的观察:1例病人在灌流30分钟时出现寒战、发抖,既而出现体温升高等反应。经遵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后症状缓解。(6)防止降低其他药物的疗效:由于灌流器对多种药物无选择性的吸附,会使其他的药物在灌流的这段时间内疗效减低或消失。所以,除必要的药物必须使用外,可避开灌流的时间,以减少药物的浪费和药物的疗效观察。

3结语

血液灌流已经被证明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的有效工具,其操作简单,容易推广。而股静脉留置双腔管行血液灌流效果满意,因为血流量得到保证,适用患皮肤病患者选择血液灌流作辅助治疗时,建立临时的血管通路。特别适用于因急性中毒需要紧急行血液灌流,急需建立血管通路抢救者;只有保证血管通路畅通,才能保证血液灌流的质量。从我们的回顾分析可见,更科学细心的护理有助减少并发症,使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质刚,丁小强,于仲元,等.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46.

[2]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