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应用CT影像检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胃肠道间质瘤应用CT影像检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梁云平巩梅华

梁云平巩梅华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6400)

【摘要】目的:对CT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CT影像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相比,患者的CT影像检查的符合率为93.1%,漏诊率为5.2%,病变误诊率为1.7%;此外,患者的病灶主要在胃部、空肠、直肠、食管及肠系膜等部位。经CT影像检查,37例为恶性病变,17例为良性病变;肿瘤主要骑跨胃肠道壁内外或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结论: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展开CT影像检查,可准确诊断出病情,且与术后病理检查存在比较高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影像检查;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53-02

作为一种非上皮性肿瘤类疾病,胃肠道间质瘤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一组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组成部分主要为多能或未分化的上皮样或梭形细胞[1]。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也加大了对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力度,并已认识到此病与真正的神经源性肿瘤等存在本质差别,其表达为c-Kit(CD117)蛋白阳性。为促进此项疾病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例,就CT影像检查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段为:45~82岁,平均61.2岁;病程为2~15个月,平均6.8个月。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均得到确诊。

1.2检查方法

在展开CT影像检查8h前,叮嘱患者禁食禁水,并在开始检查前让其服用100ml的温水,在充盈胃肠道的基础上,对伪影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随后,采用64层螺旋CT机对两组患者进行扫描,选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为造影剂。对患者展开平扫与增强扫描,扫描的部位为颈部、胸部以及上腹部。其中,增强扫描的方法为:以3m/s的速度向患者静注100ml造影剂后,根据螺距0.973:1、矩阵512×512、230mA与120kV、重建层厚度为0.5cm的参数展开扫描。造影剂开始注射后的30s、60s以及120s进行三期增强扫描。最后,在工作站中输入重建后的相关造影参数,从而显示出患者的肿瘤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的CT表现,病灶的位置、性质及生长方向,CT影像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以及误诊、漏诊等情况。

2.结果

2.1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

本组5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经CT平扫呈现密度水平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另有38例患者的肿块内部可见大小及体积不等的坏死区域,且密度较低。此外,患者肿块腔内侧可见大小及形态不一的溃疡病灶,其中,4例恶性间质瘤溃疡的程度比较深,当注入造影剂后,会形成非常明显的气液平面;经增强扫描,肿块部位发生不均匀强化,CT值的增加范围为20Hu至90Hu,相比于动脉期阶段,静脉期阶段有着更为显著的强化程度,但囊坏死的区域未出现强化情况。

2.2CT影像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及漏诊、误诊情况

与病理检查相比,患者的CT影像检查的符合率为93.1%(54/58),漏诊率为5.2%(3/58),病变误诊率为1.7%(1/58)。

2.3患者病灶的位置、性质及生长方向情况

病灶的位置:在54例经CT影像检查得到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其病灶所处位置具体为:31例在胃部,11例在空肠与回肠,5例在结肠与直肠,4例在食管,2例在十二指肠,1例在肠系膜。

病灶的性质:CT检查出37例为恶性病变,17例为良性病变;术后病理学则显示40例为恶性病变,18例为良性病变。

病灶的生长方向:54例经CT影像检查确诊的患者中,26例肿瘤骑跨胃肠道壁内外进行生长,14例肿瘤向胃肠道腔内进行生长,11例向胃肠道腔外生长,另有3例患者的肿瘤全部处于胃肠道以外。

3.结论

现阶段,不少医学专家及学者经实践研究得知,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展开分析,可将此项疾病的病灶分为平滑肌分化型、神经分化性、平滑肌与神经双向分化型,以及未分化型几种类型[3]。通过实验得知,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灶可能存在胃部、空肠、直肠、食管及肠系膜等各规格胃肠道部位中,通常为胃肠道壁肌层中的一种肿块。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灶会不断膨胀生长,逐渐成为具有清楚境界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观察其肿块的内部,可见出血、坏死及囊变等现象,经CT影像检查,结果为密度不均匀。

此外,从患者胃肠道管壁与瘤体见实际关系出发,在开展CT影像检查过程中,也可将病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黏膜下型:指的是肿瘤朝黏膜下向腔内进行突出生长,与管壁呈有蒂相连的关系,其CT影像检查的表现主要为胃肠道与基底相连,并呈现出朝腔内突入性的生长状态;②浆膜下型:指的是肿瘤从浆膜下朝壁外生长,与管壁呈有蒂相连的关系,其CT影像检查存在外生型表现;③肌壁间型:肿瘤CT影像检查表现为同时朝腔内与腔外生长;④胃肠道外型:此类肿瘤主要起源于胃肠道管壁及其他腹内部位等,其CT影像检查显示患者腹腔内存在孤立的软组织肿块。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病理检查相比,患者的CT影像检查的符合率为93.1%,漏诊率为5.2%,病变误诊率为1.7%,表明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CT影像检查有着较高的确诊率,但依然会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患者展开术后病理学检查。

综上所述,CT影像检查为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将其应用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可将其病情准确诊断出来,且与术后病理检查存在比较高的符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岳松伟,高剑波,杨学华等.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2(07):1035.

[2]孔平,刑祚钦,丛黎等.CT征象对胃肠道间质瘤恶性程度预测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13,17(11):452-453.

[3]许学成.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3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