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配变分相管理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

/ 2

实施配变分相管理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

陈良

(河南省淅川县电业局河南淅川474450)

一、事件描述

自农网改造后,我县农村网架结构的设计趋于合理,网络布局、公用变压器的配置、线路供电半径及导线截面的选择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在技术上有效降低了线损。但有部分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线损过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们过去考核线损的经验和配电台区的实际情况,以专业化供电所整合为契机,从基层管理入手,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营销管理水平,我们推出线损管理新的方式—分相管理,即“四分”(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二、原因分析

为确保配电台区的总表和客户电能表计量准确、可靠,及时找到台区线损过高的症结和处理办法,把低压线损率降到最低限度,我中心根据配电台区运行的实际状况,确定实施配电台区线损分相管理。分相管理可以准确掌握低压配电台区线损不正常的症结所在,使低压线损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有控、可控、在控”的状态中,为基层线损管理在次迈上新的台阶。

1、避免三相偏向运行,由专人负责每月二次现场进行测试

2、调整下户线,增大导线截面,缩短下户线距离,使其布局合理

1、实行线损分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

传统的线损管理方法在农村低压线损管理中操作性、使用性不强、难以判断线路损耗大的准确位置,线损分相管理比较容易找到台区线损管理的缺陷。开展线损分相管理的首要条件是保证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必须是三只单相电能表分开计量,然后,按照每条线路出线所带的低压客户进行分类统计,定期定时进行抄见。建立线损分相台帐,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分相、分线路区域划分。此外,还可以根据线损分相管理工作中的需要,进一步检测某一条线路内的一段区域。在该区域范围的进线口上加装检测电能表,再在该区域的出线末端加装另一个检测电能表,通过定期、定时监抄检测电能表电量再与同时期该区域内用户电能表所统计的电量进行比较、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有效地找出线损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开展线损分相管理时,作为管理者还要保证台区的计量总表和用户电能表的准确、可靠。因此,要积极推广新型合格的电能表,淘汰老型号电能表,使用高精度的互感器,坚持轮校、轮换制度,切实加强计量装置的常规管理,提高表计定期轮校和轮换质量,特别加强故障表计的更换和铅封的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全面的线损分相台帐,是线路号、抄表卡号收费号、用户计量档案卡号“四号”统一,这是实现配电台区分相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2、为了找到台区线损过高的症结,我们针对某一台区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1)据统计2014年全年烧毁计量装置15套,其中9套为负荷偏向烧毁的计量装置,6套为过负荷烧毁的计量装置。

2)2015年对偏向比较严重的下街台区抄表台账进行现场查看,分别对二至六月份的A、B、C三相抄见电量进行分析,发现C相电量比A相电量相比多4倍,比B相电量多1/3,明显三相不平衡。

3)7月连续5日对下街台区三相电流进行现场测试,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C相电流明显偏高,如果过负荷,势必会造成C相电能计量装置烧毁的现象。

4)同时又连续5日对下街台区三相电压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为三相电压也不平衡。

根据上面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主要原因:配变偏向运行(C相电流明显偏高、A相电压明显偏高)、下户线分布不合理导致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

三、对策实施

1)避免三相偏向运行,由专人负责每月二次现场进行测试

根据线损分相管理工作中的需要,在该区域进行分相统计、分相考核。

通过对每相客户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相电量过于偏高,我从9月7日至14日就此问题多次到现场,进行对A、B相调试,对C相电量合理分配,经过努力最终使三相电量达到了基本平衡。分相管理的实施能更好的进一步加强监测每一相的电量与每一相客户的电量,使线损处于有控、可控、在控的运行状态。

2)整改调整下户线,增大导线截面,缩短下户线距离,使其布局合理,经过我中心人员的努力使得下户线的布局得到了改善。

根据客户档案可以详细地计算、考核线损情况,并记录到每台配变、每条线路、直至每个用电客户,这为我局科学地下达配电台区线损考核指标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数据,也为配电台区线损管理员降损管理增强了信心;避免了烧毁、烧坏计量装置或用电设备,降低了线损,直接为我局挽回经济损失2.7万元(每套计量装置约3000元计算)间接为我局挽回电量1.8万KWH乘以均价0.6615又是1.2万元,抛去人工、车油耗单这15台配变将为我局净利润3.9万元而且通过活动下街台区线损由原来的11.3%降为现有8.2%,按照下街年供电量42万KWH计算年节约电量1.3万KWH,接节约资金0.86万元。减少了停电次数,树立了企业形象,提高了供电的可靠率,达到了群众的满意。

四、效果

1、缩小用电检查工作范围,提高反窃电工作效率

供电所在使用分相线损管理报表后,每条线路所带的各个用电客户用电情况会一目了然。通过线损分相报表,我们可以经常将用户们个时期的用电量与以往同期的用电量进行对比,并将他们各自的用电器的拥有量与电能表上反映的用电量进行对比,然后可以清楚地发现存在的线损问题是是否出现在用户身上,并结合用电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低压客户的用电检查,可缩小反窃电工作范围,对打击盗窃电有明显成效。

2、有利于降低线损,提高变压器利用率

由于农网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有的台区用户比较分散,线路较长,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管理着就可以调整三相负荷,是配变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小于规定范围的10%以内,管理着采用分相线损管理后,就可以通过直接线损分相报表反馈的负荷信息,及时判定该配电台区A、B、C三相线路电流情况,以及结合线损分相分析报表与该相低压线路日常所带的用电客户负荷差距参照比情况,分析该台区、该条线路运行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实施“及时跟踪、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方针,使每相线路负荷均衡分配到三相上,确保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真正实现线损管理精细化,从而有力的保证台区三相负荷平衡以及线路用电负荷匹配。

3、有利于检测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

通过线损分相报表的三相电量平衡分析还可以对配电台区电能计量装置的之身进行检测,防止由于计量装置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构成计量装置各个组成部分出现故障,及时提醒台区和线损管理员进行现场核实,切实解决问题,确保电量不应有的丢失。

4、有效监督管理着的工作质量

当线损分相报表建立后,管理着就可以及时统计,直观比较、迅速反馈抄表人员抄表是否到位,核算细致无误,有效杜绝错抄、漏抄、错算现象,避免台区总表电量、分相电量抄表不同步,避免线损产生波动等其它情况,避免抄表人员的个人行为对用户线损管理进行干扰,确保线损准确性,消除对抄表查询的不便,还可以通过线损分相报表及时检测到配电台区总表的运行情况,防止个别台区管理员因考虑到线损考核问题而在配电台区计量装置上做手脚,造成台区计量装置不准。

5、健全线损管理资料,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

线损分相表表将为管理着真正健全分相管理档案,包括每月用户用电负荷资料以及配电台区每月的各项运行参数,他们是进行供电所低压线损管理计算的基础,这份档案将详细地计算、考核与记录每台配变、每条线路、直至每个用电客户。这位科学的下达配电台区线损指标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配电台区管理员降损管理增强了信心,促使台区管理员开展科学降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束语

分相管理易于操作,便于推广,容易使基层供电所接受,使用性极强。“分相管理,负荷就地平衡”的管理举措,不仅维持配电台区低压侧负荷的平衡运行,同时也会缩短分析配电台区线损异常的时间,便于尽快找出线损异常的症结所在,为我局线损管理,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