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付稼荣

付稼荣山东省平度市开发区高级中学266700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教育媒体的种类也不断地扩大。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但由于国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方面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些都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中的人文思想不足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是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思想的理解、教师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充分合理的使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复杂微妙的师生双边活动等等在内的过程。即使一个设计精良的教学课件,一个由一流计算机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等制作的教学课件,一个掺入了“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实现了某种时髦“教学策略”的以替代教师为目标的教学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匹敌。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层面上的交互,恰好是现代教育思想所要强调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东西,这个对计算机显示出难以忍受的简单、苍白和低能,而人却表现出叹为观止的生动、丰富和智慧。

二、课件制作简单地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很多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可以不要了,上课只是对着做好的课件按部就班地演示,除了计算机别的授课工具一概不用,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反而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如同嚼蜡。好的课堂教学应该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起来,这样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

针对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决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四、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地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在多媒体教学中只有充分把握好以上几点,才能使我们的多媒体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不会出现偏颇。

参考文献

[1]萧树兹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162。

[2]刘邦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99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