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学校开发“健康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卫生职业学校开发“健康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分析

邓斌菊

邓斌菊(宿州卫生学校安徽宿州23400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451-02

【摘要】在卫生职业学校中开发“健康管理”专业课程,是卫生职业教育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人才的尝试性研究,该文以安徽省某卫生职业学校为例,采用访谈调查法,以相关课程开发理论为基础,分析调查结果,对“健康管理”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分析,为该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关健词】卫生职业学校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设计应以社会需要的相关行业提供的职业需求为依据。我国著名课程专家黄克孝教授(2000年)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教学分析曾做出这样的论述:行业分析提供的种种职业需求,有待与课程和教学挂钩,就是需要教学分析,即以行业分析为基础,将职业需求转化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教学分析有课程与教学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教师代表组成。其工作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分析;二是教学条件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即把行业分析提供的职业需求资料转化为课程设置纲要。教学条件分析,即对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审议,为课程实施提供现实的策略手段。[1]

根据上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为进一步完善新专业课程的开发工作,在“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过程中,以安徽省某卫生职业学校为个案,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校内专家及各级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了解课程参与者对此课程开发的意向、认识和建议,就新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进行仔细调研,反复论证。此项工作于2008年2月-2008年6月实施,现做以下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邀请临床、护理、基础和人文四大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及两位青年教师共十人参加访谈调查。他们的职称、职务、教龄、年龄、任教科目各不相同,较具代表性,其基本情况如下表:

受访人员职称职务学历性别年龄教龄所在学科任教科目

A老师高级讲师学科主任本科女5330临床学科传染病学

B老师高级讲师教研组长本科女4016临床学科儿科学

C老师高级讲师学科主任本科女4825护理学科内科护理

D老师高级讲师教研组长本科男4318护理学科外科护理

E老师讲师学科主任硕士男4718基础学科生理学

F老师高级讲师教研组长本科男5110基础学科解剖学

G老师高级讲师学科主任本科男4520人文学科化学

H老师讲师教研组长本科女305人文学科英语

I老师助理讲师教师本科女252护理学科基础护理

J老师助理讲师教师本科男273人文学科计算机

1.2访谈设计采用集体访谈的方式,邀请被调查人员围绕访谈议题展开讨论。经过培训的调研者担任协调人,组织访谈,以“关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想法”为主题,多次进行焦点团体式访谈,展开深入的探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了预研究,使用与正式访谈一致的访谈问题和抽样人群,参与者反映热烈,积极讨论,符合焦点团体访谈的要求。在确认焦点团体访谈的方法与研究内容相适合后,进行了三次正式访谈。访谈地点选择学校会议室,座位排列呈“O”形,环境整洁、安静、舒适。访谈时注意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交谈氛围。访谈时间平均60-120min/次,共三次。

1.3访谈议题①参与新课程开发的态度、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期待;②对健康管理行业的认识;③“健康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条件的准备、具体实施过程和教学方法等。

2访谈结果

三次集体访谈记录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研究者:用诚恳、坦率的态度介绍访谈的目的、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处理结果的方式、志愿原则和保密原则;交待相应的规则,提出第一个议题,鼓励受访者表达自己的思想。

受访者A等:近年来,由于课时多、教师少,几乎每个老师都在超负荷工作,要想腾出时间参与新课程开发研究,比较困难。但是,教师的工作是富于创造性的,倘若一直这样只为了完成工作量,就体现不出自身价值所在,自己的业务水平也不可能继续发展提高。所以,如果时间、精力允许,我很希望能够参与到新课程开发的研究中来。

受访者D等:新课程开发对学校和教师本身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我比较喜欢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希望自己在新课程开发工作过程中,多多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受访者I等:一个人带了好几个同样专业班级的同一样科目,上课有点像播放录音,感觉没有多少意思。学生的基础差,讲深了他们听不明白,讲多了他们接受不了,讲少又觉得没尽心似的。希望通过新的课程开发研究来改变这种局面,找到感觉,改善教学状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获得一点成就感。

研究者对第一个议题讨论稍作总结后,导入第二个议题。

受访者表示,对健康管理行业有所了解,从社会发展的眼光看,这一行业必定前景很好,但由于它涵盖面广,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如果把它作为专业课程进行开发,实施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考虑学校实际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实验设备,开设“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应该是有条件的。

对于第三个议题,受访者讨论更加热烈。大多教师都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具体教学科目的选择应该以获取执业证的考试内容为主线,结合学校本身的优势,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取舍教学内容,并选择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受访者具体发言内容摘录如下:

受访者:

开发“健康管理”专业课程选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比较适合。

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满足“健康管理”行业相关的职业群,比如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的职业要求,还要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健康管理职业群中,大多是近年新兴的职业,考证之前都要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更深入地学习有关知识,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更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理念及能力的养成。

“宽基础”阶段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一般社会生活能力,比如交往、沟通、意志、品行等方面的培养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满足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需要,另一个就是要满足部分学生深造学习的需要。

“活模块”部分课程的选择,可以每个职业技能教育作为一个教学模块,供学生按照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职业模块来学习。各个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可主要以取证考试内容为主线,再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参与新课程开发的应是富有上进心、敢于创新、业务能力过硬、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学习为重的教师和管理者。学校应尽可能多地为这些课程人员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目前的重点专业是护理,要适应一个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是营养、运动医学、心理学等。

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有机安排学生选课的程序,尽可能做到“依学论教”,选择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保证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3结论

总结访谈资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师们对新课程开发大都抱有积极的态度,热衷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认为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开拓思路,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将有利于个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新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第二,作为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专业发展大都比较敏感,认为“健康管理”将是卫生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卫生职业教育来说,这一新兴行业将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也符合卫生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多主张以取证为目的,以取证考试的内容为主线,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还必须重视职业技能的要求,使得毕业生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并注重学生一般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为行业内的转岗、终身学习和社会生活做好准备;教学条件的准备应将师资建设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实验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不同教学特点,以学生学会、领悟为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并加强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注重各门功课的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

第三,受访谈者认为,目前学校的师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营养、运动和心理学等科目,在现有教师的知识层次上加强专业培训和自我学习,基本能够满足新的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依据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士)、临床执业医师(士)和执业护师(士)的取证考试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适当选取,编写教材,注重教材内容的深、广度要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突出本校自己的教学特点。采用选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比较合适。新专业课程实施时,应注意加强管理,体现“灵活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在学生数量多、教师少的情况下,根据学生对“模块”的选择编排班级,合理排课,考虑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量,把保证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

4总结

卫生职业学校具备开发“健康管理”专业课程的条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由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士)、临床执业医师(士)和执业护师(士)的取证考试为依据;课程模式上选用“宽基础、活模块”模式;课程实施管理应“灵活性”和规范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