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运用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运用及体会

李彩云李昭

李彩云李昭(湖北省秭归县两河口镇卫生院443613)

【摘要】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胎漏、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体现了异病同治法则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功能性便秘胎漏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299-01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创制之名方,首载于《脾胃论》,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8味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清降浊之功效。在此基础上不断予以发挥,使它成为应用于临床各科的著名方剂,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以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颇有效验,兹举案如下。

1。临床案例

案例1功能性便秘

患者,女,48岁,2010年4月8日初诊。因大便不畅1年,4—7日排便1次,虽有便意,但用力挣乏力,面色不华,头晕,经常感冒,有腹胀及肛坠感,查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自述在上级医院行肠道检查未提示异常。近半年来经常服用适量生大黄、泻叶、肠润茶,但一停服上药,便秘加重,食欲一般。治宜补中益气,健脾润肠。方药:黄芪20党参15白术15当归10升麻6柴胡6火麻仁30大云10枳实10厚朴10甘草7,每日期一剂,取汁600,一日三次,服6剂后复诊,大便已畅,一日一行,头晕,怕风好转,便前稍有腹痛,前方改火麻仁15,再服6剂后复诊,诸症均消,再服补中益丸3月,随访大便正常。

案例小结:功能性便秘是一组以排便次数减小,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诉的症候群。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以及各种影响观察的急,慢性疾病。便秘一病,最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论述,分别称为“阳结”、“脾约”、“大便难”、“不更衣”等。其病属大肠传导失常,常与脾,胃,肾关系密切。本患者属便秘中虚秘,《谢映庐医案.便闭门.脾阳不运》如:“治大便不通—气虚多汗,则有补中益气之法—岂仅大黄巴霜哉?”对于气虚便秘采用单纯的泻法,往往加重病情,则用补中益气之法效果良好。

案例2胎漏

患者,女,28岁,2009年2月6日已孕6月余阴道淋漓不尽下血1天来就诊。此患者因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小便时见阴道下血,量不多,于当日上午(在妇产科检查发现胎盘前置),恐用西药伤胎,故今来中医中药治疗。患者精神尚可,面色白,唇色较淡,自诉偶有小腹下坠感,易疲劳,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滑略数。治以益气举胎,止血调冲任。方药:黄芪30党参20白术15当归15生地炭20地榆炭20续断炭20阿胶珠15艾叶15麦冬20杜仲20陈皮10升麻炭10柴胡10甘草7。服用3剂后,未见出血,巩固治疗。方药:黄芪30党参20白术15当归15生地25续断20阿胶珠15艾叶15麦冬20杜仲15陈皮10升麻10柴胡10甘草7。继服12剂,随访未再见出血,足月顺产1男婴。

案例小结:胎漏多以肾虚,血热等因素致使冲妊不固而漏下,妊娠中晚期下血,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胎盘前置,随孕月的增大,随时有可能引起早产或胎盘撕裂的大出血,为围产期的急危重症,运用中医中药早期辨证治疗,有重要的价值。因妊娠中晚期,胎儿渐大,气血亏耗,所以用益气升举安胎。

案例3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患者,女,52岁,2010年5月6日初诊。患者乏力气短2年,1年前在上级医院确诊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用小剂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症状较为稳定。近半年来,虽经服药,症状时有反复,于今日来就诊。患者自感头晕,神疲乏力,怕冷嗜睡,记忆力减退,食欲差,面色萎黄,大便时溏,舌质淡,苔薄白,脉迟弱。甲状腺功能检示查:TSHI3。4U/L,FT3,FT4均正常。西医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诊断:虚劳。辨证: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以益气健脾,温阳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5党参20白术15柴胡6升麻6当归10仙茅15仙灵脾15杜仲12光条12甘草5。服药6剂后头晕、乏力转轻,无明显怕冷嗜睡,食欲增加,二便尚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原方去杜仲,再服6剂,均好转,续断以本方加减服用药1月,复查甲状腺功能:TSH、FT3、FT4均正常,后随访1年没复发。

案例小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中医“虚劳”范畴,因气血虚损,不能滋养脏腑,使各脏腑的功能衰退,出现虚损症状,临床多见脾肾阳虚,但以肾虚为主。临床上也常有轻症患者阳虚症状不明显,而以脾气虚为主的表现:神疲乏力,四肢无力,纳差便溏。因脾胃虚而久,运化失健,故神疲乏力,口淡、无味,面色不华,大便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无以输布则头晕,记忆力减退,久虚则出现虚寒,则怕冷嗜睡。治宜益气健脾、温阳化湿。

2。治疗体会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只有脾胃气机旺盛,才能升降有常,出入有序,源源不断生化气血,脏腑得到气血濡养才能功能协调,而有旺盛的生命力。一但因于饮食劳倦伤脾,中焦元气虚弱,引起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血无以生化,乃得李东恒“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胃虚则中气以虚,摄纳不力,升举无能,是多种病症发生的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下者举之”的原则创制补中益气之名方,本方所治病症属气虚下陷病机,涉及到内外上下各个部位和气血津液各个方面,虽证象有不同,本质是一致的,充分反映了治病求本和异病同治的道理。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和方药,达到治愈疾病目的。本文中的3例病案,病种各异,病证则同,此异中有同,都是脾气虚,都以补中益气汤而见效,但因疾病不同,治疗上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案例1补中益气辅以健脾润肠,案例2补中益气辅以升举安胎,案例3补中益气兼以温阳,随病证灵活变化用药,均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