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

梁艳

梁艳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安徽六安237008)

【摘要】目的:通过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NOSIE量表中的激惹因子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冲动组(18例)和非冲动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非冲动组患者的各项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冲动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冲动组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为83.3%,显著高于非冲动组患者的2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惹因子评分测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对患者施以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避免或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124-0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类型,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患者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冲动行为具有突发性、冲动性及盲目性的特点,因此冲动行为难以预料,患者一旦发生冲动行为会对医护人员及其他病员造成人身伤害,还会出现毁物行为[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预测,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如何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及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37.3±2.5)岁,平均病程(4.8±1.0)年。

1.2冲动行为评定工具及方法

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中的激惹因子对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测评,包括不耐烦、容易生气、不如意便心烦、拒绝做事、易激动发牢骚、易怒6各测评项目[2]。每个项目按出现频率分为0~4分:0分为无,1分为有时是或有时有,2分为较常见,3分为经常发生,4分为总是如此。总评分≥12分或单项评分≥3分者则纳入冲动组(18例)总评分<12分或单项评分<3分者则纳入非冲动组(24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非冲动组患者的各项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冲动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冲动组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为83.3%(15/18),显著高于非冲动组患者的20.8%(5/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激惹因子评分结果比较(x-±s,分)

3.护理

3.1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每位患者的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接受能力、心理状态、对疾病认知水平、疾病严重程度、用药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冲动行为[3]。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生频率,了解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原因,若患者表现为双目圆睁、表情愤怒、呼吸急促、说话大声则提示可能是冲动行为发生的先兆表现。

3.2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积极的和患者交流沟通,多关心和安慰患者,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言语要确切,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避免使用命令性言语,切忌言语动作简单生硬,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学会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心理干预,鼓励患者诉说心声,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减少一切激惹性因素。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病房环境,并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3.3合理安置

喧哗拥挤的住院环境往往会使患者烦躁,从而引发冲动暴力行为。因此,应将患者安置于安静、宽敞、明亮、舒适的住院环境中,病房保持干净整洁,床单和衣物要定期的清洗,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住院心情。同时为保证其他人员的安全,当有冲动行为先兆的患者应与其他冲动患者分开,避免引起不良事件。

3.4健康教育

加强对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重点向患者介绍发病过程中冲动行为发生的原因,告知患者可通过调整情绪和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减少或避免冲动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最大的给予患者帮助和支持,有效降低冲动行为的发生。

3.5安全管理

患者入院时应认真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严禁把刀、剪、绳、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对于病房内可以随手可得的硬物品如椅子、水瓶、拖把、扫帚等隐藏起来,减少冲动行为发生的因素[4]。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至少保证两位护理人员陪伴在患者身边,以便其在发生冲动行为时进行有效的制止。

4.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是能够预测的,NOSIE量表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观察量表,其中对激惹因子得分高低的测评,对潜在冲动性患者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给医护人员判断病情,制定合适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本研究表明容易发生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激惹因子评分也较高,这与文献[5]报道一致,这进一步提示,护理人员应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使用激惹因子评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评分,以便尽早的发现冲动行为发生先兆。

护理人员应避免患者产生误解,防止激起敌意和恐惧,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怒患者。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发现潜在的冲动行为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降低冲动行为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艳芳,许俊英,白云.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126-128.

[2]钟赛玉.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1):2161-2162.

[3]费惠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C):79.

[4]王小燕.住院男精神病人冲动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6):745-746.

[5]付凤珍,刘琳,詹来英.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