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沁园春·雪

张丽姣杨蕊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中学教师张丽姣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中学教师杨蕊

课标要求及分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课标要求是: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背诵优秀诗文。4、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表达方式。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能力、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品味;学习水平是独立操作、领悟水平平;学习内容是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三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背诵;学习水平是应用;学习内容是优秀诗文。

第四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能力、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欣赏、领悟、获得;学习水平分别是理解、反应和领悟水平;学习内容是文学作品。

教材分析:

《沁园春·雪》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教读课文。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都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欣赏这些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使我们更好的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本课居单元之首,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为后面三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学情分析:

优势: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诗歌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初步鉴赏过一些诗歌,并通过预习对本课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劣势:学生由于自身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具体鉴赏诗歌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通过诗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还不是很明晰。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教材分析中指出:“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词旷达豪迈的意境,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结合学生自身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具体鉴赏诗歌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通过诗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还不是很明晰的劣势,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查阅的资料交流,学生了解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2、通过听读和多次诵读,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3、通过品读赏析和想象,学生感受词旷达豪迈的意境,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流程:

活动一、由作者导入(预设时间2分钟)

同学们,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伟人,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他是谁?(生:毛泽东)在我们眼中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但其实他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一生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其中的一篇——《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点评:从了解作者入手,学生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活动二、预习检测(预设时间4分钟)

1、写作背景:本词写于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字词:分数汗还朝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助于学生在后面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的主旨。通过预习检测,能够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三、初读诗歌(预设时间12分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想一想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绘北国壮丽雪景,抒爱国之情。

下片: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2、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然后为大家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画面。

3、请同学朗读这首词。(教师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朗读,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朗读技巧:朗读要收到成效,标准的普通话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适当的停顿、重读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词,再次体会本词旷达豪迈的意境。

【点评:诵读是不讲之讲,是熏陶。诵读文本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诵读将带领学生进入词中旷达豪迈的意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也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鼓励学生对朗读技巧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这也更有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活动四、品读赏析(预设时间22分钟)

(一)赏析上片:

1、上阙中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哪几句分写雪景?由哪个字统领?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景物?(望:长城、大河、山、原)

3、上阕运用了哪些修辞?有什么作用?(比喻兼对偶——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拟人——红装素裹,欲与天公试比高)

4、上阕采用了哪些景物描写方法?(虚实结合——上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动静结合——山、原→舞、驰化静态为动态)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北国雪景图)(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

(二)赏析下片:

1、小组讨论:下阕作者用哪个字评论古代帝王的?有哪些含义?

“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惜”字,定下评论的基调——惋惜、批判。诗人举出五位封建帝王,一一评说,措词极有分寸。对唐宗宋祖,“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对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只识”二字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传神地表现成吉思汗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2、请找出主旨句,你怎样理解运用这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多媒体展示今朝风流人物图片: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

(三)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读出本词旷达的意境和作者的豪迈情怀。

【点评:问题由易到难,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的起铺垫作用,有的起过渡作用,有的起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跃气氛作用,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通过连环追问导读方式,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认识大大加深了,本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基本突破了。】

活动五、课后作业

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出的北方雪景画面。

【点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上片:(总)北国冰封雪飘

(望)长城大河山原赞美祖国

下片:(惜)历代帝王

(看)风流人物抒发抱负

总体点评:

诗词以其凝炼性、抒情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词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词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词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了。只有带领学生去涵泳、去感悟、去思索,才会让诗词教学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教学的:

1、反复朗读,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本课教学中,多种朗读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品读,以达到感其形、悟其情、记其文的目的。

2、方法引导,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师利用品读赏析环节,完成对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由认识、理解到运用过程的训练。这不但落实了教学重点,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的空间,实现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3、了解背景,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结合写作背景阅读本首词,给他们提供充分地思考感悟的空间,展示自己思想火花的舞台,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