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探讨

康海燕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车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以培训迁移理论为基础的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相关问题,全文从培训迁移理论概述、汽车4S专营店日常管理现状、汽车经销商培训现状、培训迁移理论在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建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有效性,进而为汽车4S店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培训迁移理论;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

汽车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其中的重型商用车有效的解决了就业压力,加速了我国物流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4S专营店作为某品牌汽车生产厂家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不管是汽车4S专营店还是汽车生产厂家都希望有较好的汽车销售量,同时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赢得市场,两者均有一致的经营管理目的,但是汽车厂家追求的是长期品牌效应,而汽车4S专营店则更加注重短期内的经济利益。为更好的推动汽车生产商与汽车4S专营店的互利双赢,需要依靠有效的培训模式,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训迁移理论作为一种新型培训理念,在众多行业业务培训中均得到了重要应用,本文以培训迁移理论为基础,探讨这一模式在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一、培训迁移理论概述

明确培训迁移理论是进行这一理论应用的前提,所谓的培训迁移是指培训者在接受培训过程中,能够将获取的知识、业务技能、新的管理理念等应用到后期实际工作中,并且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将培训成果用于实际工作且在较长时间内能够维持。结合国内培训迁移理论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整个培训迁移需要经过四个阶段:(1)动机阶段。培训前员工有培训的意愿,并且能够认真的去对待培训,明确培训目的和要求;(2)学习阶段。根据培训目的、要求等设置培训课程,培训学员认真完成培训内容的学习;(3)培训绩效阶段。对不同参与培训者的培训成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总体培训所取得的成效做出总结;(4)迁移结果阶段。培训者完成培训后将获取知识以及技能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1]。

总之,培训迁移理论强调培训内容通过哪些方法或者途径实现其向培训者的迁移,并对迁移内容在培训者后续工作中的应用维持情况进行评价。

二、汽车4S专营店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汽车4S专营店在日常管理期间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汽车4S专营店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日常管理中过度重视销售技巧的学习,但是没有将不同汽车生产厂家营销战略、营销理念等融入日常管理中;部分汽车4S专营店售后服务一般,对于客户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影响到其后续的销售;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不协调,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多数汽车4S专营店在硬件设施趋于完善,但是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出现了不匹配,如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思想过于保守、经营方式单一等;在岗位设置方面,汽车4S专营店需要同时满足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业务开展,相应的需要设置较多岗位,通常汽车4S专营店上述销售部门、服务部门等四个部门均由总经理负责,不同管理部门分设主管以及相关岗位。庞大的岗位体系影响到不同部门的培训。上述存在问题均影响到汽车4S专营店的长远发展。

三、汽车经销商培训现状分析

汽车经销商在从事汽车销售以及相关服务期间,面对的客户较多,且设置了多个部门,依靠对不同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帮助不同岗位人员提高业务能力,推动整个汽车4S专营店的正常运转,然而实际结果是尽管定期有培训,但是不同岗位的培训效果不理想,总体而言,汽车经销商培训存在以下问题:(1)培训理念落后。汽车经销商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工作人员刚入职初期,中途对于不同岗位人员进行的培训相对较少。培训中注重培训过程,对于培训结果以及培训后员工将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关注较少,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2)对培训的不重视,正如上文所言,汽车经销商对不同岗位员工开展的培训次数有限,较多培训主要集中在上层管理机构;培训中的投入有限,也没有完善的培训条件,比如:场地、培训讲师等;(3)培训形式单一,岗位培训普遍形式采用大课堂讲解培训模式,培训中对培训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4)反馈机制的不健全。培训后对培训成果的考核、培训业务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缺乏评价与反馈,造成培训趋于一种形式,没有达到预期培训目的[2]。

四、培训迁移理论在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培训迁移理论的发展在众多行业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为培训迁移理论在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汽车4S店岗位均是根据汽车4S专营店实际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这一结构中的组织关系较为清晰,但是部分组织关系则没有纳入其中,比如:员工人际交往、赏罚激励措施,没有考虑社会背景下规章制度与现实情况的有效结合。按照培训迁移理论,需要确定汽车4S专营店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从而依据岗位设置培训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比如:销售经理在培训中应从标准销售流程的贯彻、营销活动以及报表管理、产品导购技巧、销售运营管理规范等;而4S专营店店面管理技巧、营业活动规划与管理等。针对不同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并确定出有效的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与专业性[3]。

当然岗位培训中还应该考虑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以及成本投入,考虑培训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如技术类岗位员工可由汽车4S专营店技术总监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与学习,将自身技术知识实现向机修工、电工、钣金工、质检工等不同岗位技术人员的迁移。根据不同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以及业务能力为其开展培训服务,推动培训的全面性。对于培训结果还应该设置相吻合的指标进行评价,确保培训完成后的知识或者能力得到迁移,真正的为汽车4S专营店服务。

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体系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销售、服务、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模块,其中ERP/CRM操作系统模块具有动态性特点,能够根据不同汽车经销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依靠这一系统促进业务流程合理化、信息数据标准化以及企业系统运行集成化等。对于基础技能岗位培训可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比如:开展网上课堂、固定时间授课、微信公众号推送以及印制技能操作手册等。依靠上述多种培训模式,能够丰富培训迁移的手段,保证培训迁移效果。针对销售类培训可采取角色扮演法、模拟训练方法、专题研讨、户外拓展训练、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中可注重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对于服务类培训则可采取技能竞赛、服务过程反馈等方式开展培训[4]。

结语

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4S专营店的业绩,以培训迁移理论为基础开展的岗位培训具有针对性,且能够注重岗位培训效果的追踪,能够较好的保证培训效果,推动汽车4S专营店与汽车厂家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茜.职业培训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汽车销售培训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141-142.

[2]邸红.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电力企业培训有效性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4(22):89.

[3]林永煌,林丽芳.干部能力培训的影响因素与现实构建——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视角[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2):27-30.

[4]王清,徐金贤.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个案探究——以S汽车销售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