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腰腿痛33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药治疗慢性腰腿痛33例

黄泽黎

黄泽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中药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应用口服中药为主治疗,10剂为1个疗程,服药1~3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好转,活动功能显著改善。结论口服中药能有效改善腰腿痛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腰腿痛中药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347-02

慢性腰腿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腰部、腰骶、骶髂、臀部及下肢等处疼痛为主要表现,病程反复,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的一类病症,多由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常见的类型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生率日趋上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方面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的特点。笔者应用口服中药为主治疗慢性腰腿痛3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3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27~71岁,平均49.2岁;病程3个月~30年。33例患者腰椎或膝关节X线片均有退行性改变。

1.2中医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属肝肾不足、脾虚、经脉瘀滞证。主症:关节疼痛,胫软膝酸。次症:活动不利,动作牵强,或伴耳鸣、耳聋、头晕、失眠、乏力,舌质淡暗或淡红、苔薄或薄白,脉沉缓或沉弦或涩。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明显心、肝、肾、肺功能异常者;能坚持本治疗者;辨证属于肝肾不足、脾虚、经脉瘀滞者。

2治疗方法

2.1口服方:基本方:熟地、淮山药、山萸肉、怀牛膝、杜仲、川断、狗脊、黄芪、桂枝、木瓜、乌梅、五味子。肾阳虚甚者酌加附子、肉桂、鹿角胶补肾助阳,脾虚者酌加党参、木香、生白术、茯苓,经脉瘀滞者酌加当归、三七、桃仁、红花、元胡、川牛膝、制乳香和制没药,疼痛明显者酌加独活、桑枝、威灵仙、乌梢蛇;湿热者酌加黄柏、萆薢、苍术。10剂为1个疗程,服药1~3疗程。

2.213例有明显压痛点患者,予压痛点每天艾绒隔姜施灸,至局部皮肤潮红即可。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工作正常;有效: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稍受限,生活、工作能力改善;无效:疼痛无明显好转,关节功能无改善。

3.2治疗疗效:33例患者中显效18例,占54.5%;有效12例,占36.4%;无效3例,占9.1%,总有效率为90.9%,3例无效者建议外科继续治疗。

4讨论

慢性腰腿痛属中医“痹证”范畴,多责肝肾脾俱虚证。

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充实则骨髓充盈、骨质坚实,肾虚骨髓空虚则筋骨失其所养,易于损伤或感受外邪,发为痹证;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得濡养则强壮柔韧,筋强则能束骨而利关节。《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而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气血,并将其输送布散到全身各处之肌肉中去,以供应肌肉的营养,保持肌肉活动的充足能量,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若脾的运化功能失职,肌肉失去滋养,则肌肉逐渐消瘦,甚则痿软松驰。

临床表现上腰腿痛患者易疲倦、乏力,劳累后症状加重或复发,切合肝肾两虚,筋骨不坚,加之劳役过度致脾虚运化失健,气血生化不足,肌肉、肌腱失养,以致经脉拘挛、屈伸不利。而且加重症状常与气候变化有关,多在雨天、寒冷时节加重,提示夹有风寒湿邪;部分患者有“晨僵”,提示邪滞经脉,“不通则痛”。

自拟方中熟地、淮山药、山萸肉、怀牛膝、杜仲、川断、狗脊滋补肝肾,壮筋骨,黄芪、桂枝温补肝阳,山萸肉、木瓜、乌梅、五味子酸敛滋养、缓解痉挛,缓解神经根的充血水肿,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补肾助阳,脾虚者加党参、木香、生白术、苍术、茯苓补气健脾祛湿,当归、三七、桃仁、红花、元胡、川牛膝、制乳香和制没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补血活血止痛,独活、桑枝、威灵仙、乌梢蛇祛风湿、通经脉、止痹痛,诸药合用,温补与滋润养营相结合,补而不腻补燥,配合辛散祛风、行气和血,经脉通利,促进补益速达病所,切中病机,效果良好。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肾”是抗衰老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改善微循环,防止自由基过量产生,改善和修复退变的骨与关节软骨、提高椎体软骨终板血管芽数量的作用,有利于延缓椎体终板的老化和椎间盘退变;“活血”可减轻物理、化学性神经根炎的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对椎管内外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均有一定调节作用[1]。艾燃时产生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施灸时及灸后,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可出现明显的充血,从而使局部血行旺盛,新陈代谢加快,用治因血行障碍而产生的炎症、肿胀等,能收到较好的疗效[2]。

本组治疗结果能显著减轻腰腿痛症状、改善功能活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远期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智勇,王霞,张虹,等.补肾健腰合剂抗大鼠椎体软骨终板老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8):40—41.

[2]杨华元.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1996,(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