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3

浅议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范增军

河北省大名县龙王庙镇小学范增军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于激活学生认知的高兴点、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空间、终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相干问题、造就学生多元化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今的课程系统改革的时代已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并广泛采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探究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形式,而且蕴涵着代表其特质的教学精神。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探究教学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必将有助于探究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使课堂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主动地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建立模型,通过分析、思考、表达与一、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有探究教学的程序,却没能体现其精神实质

探究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教学方式的实施程序。一些教师在采用探究教学时,整个程序虽然没有缺少一个环节,但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学到知识,每个环节仅仅匆匆带过。教师心目中所关注的仍然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点。知识目标虽是探究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念、态度生成乃至整个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如果教师形式上采用探究教学,而关注的仍是知识的掌握,而非学生完整的生命成长,那么探究教学就失去了其重要的精神内涵。

2、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却没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采用探究教学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给了学生探究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究的环节,但整个过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意图,遵循教师制定的方案,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教师每一歩都牢牢掌握着教学的支配权,学生自主的空间非常狭小,几乎没有自己做决策的机会和权利。在这样的探究教学中,学生有探究的时间却无自主的空间。而唤发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精神所在。探究教学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其出发点就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自主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去质疑、判断、分析、比较和概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自主选择、自我担当。

3、主张学生自己探究,却不能善等学生的差异

探究教学是让每个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一方面,他们的探究过程与教师设想的会有差距,毕竟学生与教师在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分析决策等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生在学习需要、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优势方面各不一样,因而每个学生的具体探究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体验也就各不相同。然而,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这些差异,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同样的时间内采用同样的方法、以同样的速度找到同样的答案,达到同样的水平。当学生得出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答案时,教师总是急于否定强求一律;当学生用各自的方式与路径进行探究时,教师不能信赖、接纳、期待每一个学生,而只是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其心目中的“优等生”。

4、主张学生自己探究,却不能宽容学生的失误

一些教师在采用探究教学时,虽然给了学生尝试探究的机会,但对学生的失误却缺少宽容。因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寻找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疑问、困难和障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甚至会出现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找不到确切答案的现象。然而也正是这个过程给了学生从错误、挫折和弯路中学习的机会。教师的宽容能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一种心理安全感,愿意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不用担心被挖苦、嘲笑;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即使在探究中遭遇失败也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成功。宽容能增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感到自己有价值、被尊重,从而愿意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即使任务艰巨也不畏惧、退缩。若是教师缺少宽容,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知识的机会,而且会使学生丧失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二、实施探究教学的策略引领

课堂中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可以概括为:“问题—探究—反思”。它们有相对的灵活性,既可以贯穿于整节课中,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内,多次循环使用。在此程序中,教的活动包括组织学习活动,促进思维开展,唤醒学生潜能等;学的活动包括观察、操作、猜想、联想、推理、交流等。如何使以上教学活动能得到有效实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探究动力

有问题才会激起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任何问题的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或“冲突”,将他们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识冲突。小学数学大多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内容采取背景化和丰富化的处理,为数学知识找到紧密联系的“原型”,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数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创设问题情境要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提出的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且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要努力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具有引发思考悬念的内容,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但要避免夹杂无关的内容和“无病呻吟”的思想教育。

2、提供活动时空,优化探究环节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活动时空是课堂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以及探究活动本身质量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探究学习的优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供探究材料。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想通过动手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探索周围环境的目的,并在探索的同时产生一种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及与同伴分享发现所带来喜悦的强烈愿望。事实上,必要的材料是激发、引起探究经历的一种有效载体。为此,教师要注重选择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多方面联系的材料,以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使学生从一些较为复杂的材料或信息中,亲历探究过程并发现规律。

(2)确定探究形式。数学课堂探究性活动的形式一般有:A、学生独立探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念,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进行探究和发现,对探究的问题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B、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个体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再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或班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探究过程,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师生的情感在交流中升华,思维在交流中互融,成果在交流中分享。

(3)选择探究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A、操作引探。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动手、动口、动脑的操作活动,从而建立概念、发现规律、启迪思维、感悟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程序为:问题-操作-发现-结论。B、猜想验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材料,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寻找方法,合理论证;亲历论证过程,体验“冒险、创造、发现”的喜悦,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活动程序为:问题-猜想(假设)-论证-结论-评估与交流。C、观察归纳。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整理、分类、观察和自组算式等,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通过这样的探索与发现、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探寻客观世界某些规律的思想方法。活动的程序为:举例-观察-归纳-验证。D、类比联想。让学生通过类比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和方法,进而推演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活动的程序为:提供旧知-联想迁移-验证结论。

3、经常评价反思,感受探究活力

学习数学也是一种体验活动。为此,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去反思和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1)小组评价。在交流过程中,可以经常问学生:“你对其他同学的探究成果如何评价?”等,以此引导学生开展积极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学会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

(2)自我反思。即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审视和反省:我是怎样进行探究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惑?这种审视和反省,是学生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馈,进而根据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加以反思,一方面有利于自己深刻认识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形成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方法的运用策略。师生关系的和谐建立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绪和动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壮大的合力.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保障。在探究式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代课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增进者.要从教室空间安排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诱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可以在长方形面积的盘算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同一平台上与学生对话,教师要尊重、信任、赏识学生,勉励学生去创造,引诱学生去探究,让他们用自己爱好的方法去探索推导公式,并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成功和快活。容许学生异想天开,勉励学生勇敢质疑.营造自由的数学教学气氛。探究问题情境的创立探究学习的产生.要害在于我们能否创设能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境。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勉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摸索创造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低年级数的概念和数的盘算教学中,可选用教具赞助教学,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料片、数学和符号卡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还有计数器、计数表、口算练习卡片和口算练习板等。通过这些为学生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那些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壮大的吸引力,才干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要密切接洽学生生活实际,提出与学习新课有关的真实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枯燥,而是起源于生活.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干,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浮现出身命态,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引起学生想要探究这个问题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故意设置难关,让学生做不会做的题,然后再引诱学生探料考虑到以往的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现状,教师更应注意精选生活问题,诱发探究情境。学习主动性的造就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中陶冶情操,发展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有情绪的,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只有积极确定他们的情绪才干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才干生动。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投身于各种数学活动之中,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让每一位学生都逼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如在进行到圆柱的认识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过程简略的总结为:为学生筹备一份圆柱特点探究的学习方案.通过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思考与讨论相干的重要问题,圆柱的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最后将成果进行颁布,让大家有一种成绩感。教师保证了学生的自申探究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使学生得到了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造就,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课外生活中学习的延伸因为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下安排实践性的标题,指导学生参加探究学习的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接洽起来。如在我们进行完圆的知识学习后,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大树、圆柱体等的直径,或者学校里的圆形结构物的面积;在进行完百分数的学习后,可以让学生调奄菜市场的菜价、市场的零售商品的价格等,引诱他们提出百分数的相干问题。通过对基础调查数据的分析断定,让学生自己感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达到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领会,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仅是指教学过程的实验操作内容,而且也是一种多侧面的教育学习活动,需要做过细的视察,需要及时提出的问题,需要浏览的相干学习材料,需要提出的问题答案,进行盘算和合理的分析。在这种探究式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使学生通过视察、操作、归纳、对照、交换等一系列的活动亲历摸索知识的过程,在不断地摸索中感悟出数学的真理所在.逐步养成摸索的习惯,造就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探究习惯的造就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控制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加强学好数学的信息。

总之,探究教学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求知;分析问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敢于发问、敢于探究、学会发展;参与竞争、努力超越、学会生存。

主要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