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3

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优势

熊文中

(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峨眉山614215)

【摘要】目的:探析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优势。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9%/23.9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219-02

TheclinicaladvantagesofmodifiedradicaltreatmentforearlybreastcancerXiongWenzhong.

MountEmeiinSichuanProvince614215EmeiCityChineseMedicine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reatmentofearlybreastcancerweretreatedbymodifiedradicaladvantage.MethodsRandomlyselectedinDecember2013toDecember2016wereanalyzedin92casesofearlybreastcancer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is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controlgroupadoptsthebreastcancerradical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USEStheimprovedtreatmentofbreastcancerradical,clinicaladvantagescomparedtotwokindsofoperationmethod.Results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8.69%/23.91%incidenceofcomplications,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of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lower(P<0.05);Lengthofhospitalstay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lesstha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Earlybreastcancerusingmodifiedradicaltreatmentcanobtainidealeffect,speedupthepatientsdiseaserecovery,improvethequalityoflife,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Earlybreastcancer;Modifiedradical;Clinicalcurativeeffect

女性恶性肿瘤常见疾病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该疾病发病率以逐渐升高的趋势呈现,绝经期前后以及40岁~60岁的妇女是疾病高发人群[1]。乳腺癌临床以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皮肤改变、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表现为主,主要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92例,均通过X线以及病例组织活检确诊为早期乳腺癌疾病,年龄为30~70岁,中位年龄为(48.33±5.21)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13例Ⅲ期,30例Ⅱ期,49例Ⅰ期;病程为1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为(2.55±0.11)个月;将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无法耐受手术、术中清扫困难、无手术指征等患者全部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分组之前均询问患者的手术意愿,让患者了解到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方式、效果,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发病类型、疾病分期、分组依据等常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

1.2手术方法

观察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帮助患者选仰卧位体位,将术侧肩部垫高后给予消毒铺巾,通过分析肿瘤病灶的位置、乳房形态、乳房大小等基本情况设计切口,尽可能选择纵梭状、横月牙形切口且与肿瘤边缘距离超过3cm。将皮瓣游离切开皮肤后,尽可能保留少量薄层脂肪组织或者不保留作为皮瓣合理的厚度。从内下逐渐往外上把乳腺与深面的胸大肌筋膜作切除以及分离处理,指导胸大肌外缘下部停止。向外拉紧泛起的乳腺,向内牵拉胸小肌以及胸大肌,顺着胸大肌外缘位置以纵向的方式切开乳腺组织分界处,使肌间淋巴组织、脂肪、胸小肌、胸大肌全面显露,并全部作清除处理。在操作期间要严格分离,防止胸肌血管以及胸肌神经受到损伤。由于胸内侧神经从前方斜过胸小肌,并合并胸肩峰血管平行,对胸大肌胸骨部以及锁骨部起到支配作用。手术后对创面冲洗,与负压连接吸引。通过胸带合理的加压包,手术后患肢以内收位体位摆放,并将胶管放置于腋下,为缩小腋窝腔隙提供便利。手术后3~5d内进行胸带的重新包扎,对腋下、皮下是否存在积液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引流的通畅性,确保腋下以及皮下未出现残腔。

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手术主要是对腋窝内锁骨下脂肪组织以及淋巴结组织、胸小肌、胸大肌、皮下脂肪组织、乳房皮肤、乳腺组织进行全部切除,对于肋间臂神经不作保留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8.0统计学分析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细数据如表所示。

3.讨论

在对乳腺癌的生物学理论认知方面,其系统性可追溯到20多年前,当临床医学发现存在乳腺癌这一疾病,于是将其作为全身性疾病治疗,在早期认为可通过血液流通造成癌细胞的转移。在治疗方式上,转移淋巴结并采用手术方式将病灶切除可减轻乳腺癌的负荷程度,对机体肿瘤反应加以改善,从而提升机体自身免疫力与防御功能,但在手术范围上存在无限扩大可能性,且除了会造成术后明显并发症外,还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当时临床医学认为,在治疗乳腺癌原发性肿瘤上采用局部处理并不会对患者术后生存率产生明显影响。在乳腺癌肿瘤发展期间,区域淋巴结的防御功能会极大减退,癌细胞能够避开淋巴结,直接通过血液流动转移,转移可视为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属于决定性指标。随着临床医学对乳腺癌生物学理论认知的不断深入,上述观点也逐渐修,正在进一步认知下,传统Halsted理论的局限性被认识到,在治疗模式上更青睐于全身治疗合并局部治疗。随着临床上放疗手段的技术投入,在保障女性对乳房外观要求基础上可有效控制手术之后残存的微小亚临床转移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乳腺外科治疗以及乳房天使进入保乳手术时代。目前,保乳手术正逐渐收到青睐,相对于改良根治术而言,保乳手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乳房外形特征,对女性的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轻。临床治疗上可通过女性对治疗效果、乳房外观的要求合理选择手术操作。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尚未明确发病因素。临床认为是由于多方面危险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病变,通常是因为乳腺癌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出现基因突变,导致恶性癌细胞无序、无限制的增生,从而侵蚀、挤压周围的正常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乳房结构的正常组织[3]。随着乳腺癌疾病发生概率逐渐升高,对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及时确诊,并实施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为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以往临床主要是采用切除胸小肌、胸大肌的标准手术进行治疗,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变成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的手术方式,还有部分采用保留乳房的象限切除术以及乳腺区段进行治疗,不仅可使手术创伤明显减少,还可使胸肌有所保留,对上臂运动功能以及胸廓外形可有所改善,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

近年来,因临床医学者警惕性以及患者保健意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在早期发病时即可确诊,并实施肿瘤切除以及放疗联合治疗,与乳房切除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的患者趋向于早期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用于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不仅促进手术范围明显缩短,降低患者疼痛,还使患者术后功能有所改善,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仅有4例出现并发症,概率为8.69%,明显高于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而相对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来说,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可加快疾病康复速度,减少住院时间,两种手术方式在住院时间的对比方面具有明显差别(P<0.05)。

随着临床上对乳腺癌治疗手段的不断多元化发展,乳腺癌疾病可通过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外科治疗、中医治疗等多种方式控制癌症的扩展,相对而言外科治疗属于主要方法。治疗乳腺癌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外国临床医学者应用Halsted根治术来达到治疗效果;在上世纪50年代,扩大根治术成为了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十年之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被发明可分为Patey改良根治术(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以及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将胸小肌以及胸大肌均保留。

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能获得与乳腺癌根治术同样的效果,还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对改善治疗预后起着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宏武,周征宇,万能斌,卢伶俐,张轶,李国鹏.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v.2109:1123-1126.

[2]李伟,王冰涛,尚宏清,姚金华.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v.23;No.11001:79-81.

[3]王荣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v.3;No.5002:12-14.

[4]梁金龙,冯金发,杨勇,马春雷,李欣.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v.8;No.21105:14-16.

[5]杜稼苓,路选,王颖,孙鹤庆.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v.1404: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