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东君

刘东君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054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完善“2+1”模式的具体建议和对“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显理解,以期对我校校企合作的模式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帮助,也为同类中职院校提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范例,从而推动产学合作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最终促成有特色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中等技术人才,它主要是面向企业的生产实际,让学生学得某类职业所必须的实践技能和知识,因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着学校育人质量的关键,决定着为当地经济培养出的人才质量的高低,我校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一、我校“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此模式的构想主要来自于对学生实习环节的反思。实习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和检验,是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其次是学校硬件建设上的差距。学校没有能力去建设实习工厂,也没有真实的经营、服务环境,学校领导意识到要培养出高质量、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高级应用人才,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二、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办学理念。2006年,学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讨论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全面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性转变。

2.明确目标定位,培养一线急需的中等技术人才。作为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提供需要的技术人才;作为地方性的中职院校应该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专业结构,并尽快建成若干个具有地方特色与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以此带动其他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有着历史积淀的邢台现代职业学校来说,还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本地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3.根据行业要求,突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内容体系。要培养一线急需的技能人才,学校认为中职教育仅仅停留在学历教育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受到加拿大CBE模式职业教育与岗位标准、证书考证相结合的启示,中职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接受岗位培养,而且都要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因此我校建立了两者兼备即“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体系。学校是数控技能培训基地、河北电子行业培训基地、金算盘培训基地、中关村人才培训基地,学生通过岗位培训可以拿到车工、钳工、铣工、会计电算化证等一系列技能证书。

三、“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试验阶段。在试验的开始阶段我校率先把“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改为有组织的顶岗实习,把学生分别安排到红星汽车制造厂、振成紧固件和太脱拉汽车制造厂。“万事开头难”,一开始,阻力非常大,学生反对,家长告状,学生觉得“1”阶段在企业组织的学习基本上是顶岗劳动,而家长认为他们花那么多的学费送学生是来学校读书的,而不应让他们的孩子去干活,那么老师不用上课了,学校是有益的,并且表示不应该交学费了,有的家长甚至给新闻媒体写信,要求从舆论上加以干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到实习单位与学生面对面交换意见,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明确指出这种做法完全符合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此后,学校就把顶岗实习直接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坚持顶岗实习一年,并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把学生安排到当地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实施与当地经济接轨的人才培养战略。

2.扩展阶段。初见成效后,学校又研究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分步进行各项改革,从局部到整体,从单项到综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逐步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构建起邢台现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研讨了相关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问题,同时集中就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就业指导、技能培养等展开研究并形成结果。学院专业教师在与单位合作实践的基础上,改革教学内容,与企业一起编写了实践性较强的系列教材,邀请企业一线员工来校做讲座,学校教师到企业锻炼。并且启动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继机械专业后,计算机专业又与北大青鸟、清华IT签约培养所需要的紧缺人才,共涉及3个专业6个方向的120名学生。

3.推广阶段。根据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颁布了邢台现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全面制订和修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了鼓励这项改革进一步深入,学校出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并且在原来已经为学校、为企业支付一定的实践教学成本的基础上,将正式制定并出台新的支付实践教学成本的经济政策。近年来学校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学校紧紧依托邢台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走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之路。并先后成立了河北省数控行业实训基地、河北电子行业实训基地等,促使一千多名学生走上了“2+1”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三、“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2+1”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对邢台市现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l”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快速的发展,改革实践不仅使我们尝到了甜头并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思考,推行该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实现了学校与用人企业要求的“零距离”。“2+l”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了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距离”的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有条件在三年的学习中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走出校门,进入到生产一线,真实地参与生产的全过程,接触实际问题,解读世纪难题,使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本领有了明显的提高。

2.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1”校企合作办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此模式的实施前提。在与企业的结合和实践的锻炼中,教师的各方面,尤其是业务素质及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有效共享社会资源。“2+1”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利于互动、双赢的产学研结合,通过学校、企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产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标,这种综合实践,即保证了实践教学有较高的质量,又将需要花钱进行的生产实习变为有偿实习,一举两得。另一方面为企业不断增进“新血液”,企业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将每年表现优秀的学生留下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增量,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年05期。

2.魏渝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与探索——对肇庆市第二技工学校校企合作经验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