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卓录菊

湖北省利川市中医院湖北省利川市4454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4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6个月和12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更高,体格发育各项情况更优,并发症和预后不良发生率更低。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

缺血缺氧性脑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给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有效降低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除了要对其实施及早有效的治疗,还需要在早期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4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进行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早期、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规将结果具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择取经临床已经确诊且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0例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和代谢性疾病等患儿均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纳入20例患儿对照组中男11例灰9例旧龄1一47d月台龄32--37周胫度者5例,中度者11例,重度者4例;实验组中男12例,女8例旧龄1一46d,胎龄32一37周胫度者6例,中度者10例,重度者4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2.1迅速纠正低氧及保暖

减轻脑损伤的治疗关键是提高患儿血氧的浓度,维持氧浓度在40%~60%,氧流量为1~2L/min,给氧时间不超过3d。轻中度患儿氧浓度在30%~40%,氧流量为0.5~1.0L/min,行间断给氧,使血氧分压保持在88~141mmHg。需要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适时且定量的给氧。氧气浓度过高会引起患儿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及支气管发育不良,因此,在整个给氧过程中,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要适时的调节氧气流量,波浪线式给氧,高浓度吸氧不能超过3d。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患儿维持在恒定中性的温度环境中,可以有效地维持其最低耗氧量,可将患儿放在开放式辐射保暖台、暖箱或保温床保暖,保持肛温36.5~37.5℃,皮肤温36.0~36.5℃。

2.2供给适量的葡萄糖

患儿脑损伤导致的缺氧窒息时,脑血流量的减少加重了脑细胞的损害,其代谢障碍加速了病情的严重化。出现窒息进行静脉补充葡萄糖注射液,因为脑组织本身不能储存糖原,而其代谢所需的能量由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因此,维持患儿的血糖在3.90~6.10mmol/L的范围十分必要,并根据血糖调整输液速度。

2.3严密观察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控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基本情况,对患儿出现的药物效果和意识变化、瞳孔、前囟张力、肌张力、抽搐等做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

2.4控制惊厥

为确保患儿在相对安全、安静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应对患儿的探视次数严格控制,避免对患儿的声光刺激,保持侧卧位,避免声光刺激,护理动作轻柔,一旦出现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立即处理。立即给予安抚,辅助使用镇静药物苯巴比妥钠,用药剂量要准确,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患儿的各项反应,防止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发生。严格控制对患儿的探视,保证患儿安全卫生的治疗环境。

2.5限制液体入量。控制脑水肿

对脑水肿的处理,应从控制液体入量,每日50~60mL/kg,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若有明显的颅高压症状和体征,可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6合理喂养

中重度HIE患儿延缓喂奶时间,重症患儿禁食3d,从静脉内给予营养。喂养以母乳喂养为原则,少量多餐,对吸吮,吞咽能力较差的患儿,给予保留胃管鼻饲。

2.7防止呕吐

患儿头侧向一边,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粘液及呕吐物,避免吸入引起吸入性肺炎。分泌物黏稠者要及时拍背吸痰,勤翻身,动作要快。

2.8合并症的护理

合并症通常主要有颅内出血、头颅血肿和合并吸入综合症,护理和治疗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和避免对合并颅内出血患儿的刺激和移动。患儿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音,动作做到轻、稳、准。伴有头颅血肿要避免患处受压,并观察血肿的变化。保持气道的持续呼吸通常是合并吸入综合征的患儿护理的关键,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痰多者给予雾化吸入、吸痰及体位引流。

2.9预防控制感染

为更快的使HIE患儿恢复,护理时要严格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其脐部、臀部等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病室保持每天2次通风,每次30min,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前严格消毒洗手,保温箱内外要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项保护性消毒隔离措施要严格执行。

2.10康复干预

应该尽早对HIE患儿展开全方位的视听刺激,因为0~2岁小儿大脑处于快速发育的灵敏期,可塑性强,早期的刺激干预和动作训练可促进患儿脑结构和功能的代偿,有利于患儿的恢复和减轻后遗症。

3讨论

新生儿窒息引起HIE致中枢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智能低,已被肯定。而且导致非生命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神经细胞死亡形式是以凋亡为主,找到中断凋亡过程的干预因子,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甚至可避免细胞死亡。

因此对HIE的救护,越早开始越好,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对HIE患儿若能及早给予合理有效治疗,对促进受损伤神经细胞的恢复,避免神经细胞死亡,从而避免新生儿期后遗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婴幼儿4岁以内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若在此期予以各种良性刺激,可促进脑结构和功能代偿,对皮肤良好刺激则可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形成及其在触觉之间联系,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成熟。触觉和前庭刺激可促进婴儿抬头、爬行、站立等运动,促进大脑、小脑平衡及眼部深部感觉发育,和感觉系统平衡。通过综合护理可使损伤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配合理疗等康复运动可使损伤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协调运动,而运动的改善又可促进智力发育。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