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分析

杨小莉

杨小莉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4047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开始和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6.47%)低于参照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急性胆囊炎;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77-02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胆囊化脓性炎症,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常伴有穿孔、积水、化脓等并发症,并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结石等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术,其中以腹腔镜手术最为常用,而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是促进疗效的关键因素[2]。为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发18例,复发50例;合并疾病:胆囊结石53例,高血压15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心绞痛7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其中参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8±3.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4~20h,平均发病时间(12.3±2.6)h;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2.4±3.3)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19h,平均发病时间(12.6±2.4)h。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入院后,对其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情况。个体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感、恐惧感等,并鼓励患者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对手术的成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合理控制饮食,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且不能暴饮暴食;术前8h禁食、6h禁饮。

1.2.2术后护理

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并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以防压疮[3]。术后48h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询问患者腹痛情况,注意观察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有渗液,遵医嘱定时更换敷料。术后6h,可适当饮水,排气后进食,遵照流食、软食、普食的顺序进食,应少食多餐。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加强导尿管与引流管的护理,保持管道顺畅,定时更换引流袋;术后2周观察患者的情况,若无异常即可拔管。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术后恢复须注意的事项。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包括患者的饮食、生活、用药及运动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出院后引流袋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必要时给予患者电话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开始和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即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和持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和持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项均明显较优,差异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和持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n=34)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34例患者中,切口出血6例,切口感染3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5例,胆漏9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65%;观察组34例患者中,切口出血2例,切口感染3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1例,胆漏3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47%;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少(P<0.05)。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胆囊管受阻,而胆囊黏膜仍分泌粘液,因而导致胆囊内的压力持续加大,造成胆囊黏膜膨胀、充血、水肿,胆囊渗出液不断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若胆囊管的梗阻未得到及时解除,则会导致胆囊穿孔、坏死。急性胆囊炎以老年患者最为多发,而老年患者多数伴有其他多种慢性系统性疾病,且耐受性较差,麻醉及手术的应激能力降低,导致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病死率[5]。因此,急性胆囊炎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对其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临床综合护理是一种全面性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给予进行综合评估,可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等,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知识及注意事项,进而促进预后效果的改善。术后给予患者病情观察、体位、引流管等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另外,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使患者出院后也得到较好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身体的康复,减少疾病复发等情况。经过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和持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项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6.47%)明显低于参照组(67.6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手术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月禅,谢敏仪,黄丽娟.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455-456.

[2]魏雪丽.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207-208.

[3]刘春妹.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2):152-153.

[4]任书华.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3):379.

[5]牟冬梅.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