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修补123例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颅骨修补123例体会

翟景光王卫亚赵亚冰

翟景光王卫亚赵亚冰(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76600)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130-01

【摘要】目的探讨颅骨修补的时机。方法比较颅骨缺损分别于1个月与3个月后修补的两组病人症状改善的比率。结果缺损1个月即行颅骨修补者症状改善的比率,明显高于3个月再手术者,出现脑萎缩及脑穿通畸形的比例明显低于后者。结论颅骨缺损者宜尽早行颅骨修补。

【关健词】颅骨缺损颅骨修补

颅脑手术中很多需行去骨瓣减压,以利于术后脑水肿能有更大的缓冲空间。同时术后也不可避免地遗留有颅骨缺损,这一情况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导致病人头痛、头晕,同时会诱发癫痫及脑萎缩,影响病人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恢复。所以对于颅骨缺损者需尽早给予修补。通过回顾我院2003年以来所做颅骨修补病人的恢复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85人,女38人,按手术时间分组:本院于2007年以前,均于首次手术3个月后行颅骨修补,共53人为A组,其中脑出血13人,脑外伤25人。而在2007年以后则于首次手术1个月后即行颅骨修补,共70人为B组,其中脑出血46人,脑外伤24人。

2方法

对比两组病人,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改善的比率,癫痫的发生率,脑组织局部萎缩软化及脑穿通畸形的发生率,及观察切口愈合的情况。

3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难度及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别,B组70例病人中有62例术后

肢体运动及言语功能情况均有所改善,脑萎缩软化者7例,脑穿通畸形5例,发生癫痫者3人。而A组病人53例,症状进一步改善者仅28例,脑萎缩软化者20例,脑穿通畸形11例,发生癫痫者10例。B组病人症状改善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A组。而脑萎缩软化及脑穿通畸形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A组。

4讨论

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行之有效的方法[1],在脑水肿期给颅腔一个较大的缓冲空间,是有利的。但在脑水肿期过去后,颅骨缺损却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隐患。由于颅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颅内压力不能维持稳定,各分腔压力难以维持平衡,于是在颅内各分腔之间很容易产生压力差,会导致脑组织的移位,致使脑血管受牵拉,进一步引起脑血管痉挛。此种情况一则会诱发癫痫[2],癫痫多次发作会使脑功能下降;二则长时间的血管痉挛收缩,会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致使脑组织萎缩,甚至出现脑组织软化情况,致使脑功能进一步下降,肢体功能障碍及失语不易恢复。由于受重力及大气压的作用,颅骨缺损病人平卧一段时间后,骨窗即隆起,站立一段时间后即凹陷。使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功能紊乱,影响脑细胞的代谢[3]。颅骨修补则会使颅腔恢复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使颅内压力维持稳定,避免了脑组织的移位,不致导致脑血管痉挛,进而避免了癫痫及脑组织软化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脑脊液循环的紊乱。有研究表明,颅骨缺损会使患侧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减慢[4],亦使该侧脑组织的血供受影响减少,从而导致大脑功能的退化。而行颅骨修补后,该侧血流则会恢复正常。有些颅骨缺损病人,由于颅骨缺损区压力较低,会导致脑室向颅骨缺损区逐步扩张形成脑穿通畸形。导致了该处脑组织的相应功能的废弃。从本组病人看早期行颅骨修补,及时地恢复颅腔成为一个完整封闭的空间,则会大大降低脑穿通畸形的发生率。而以上这些情况则是越早越有利。传统观点,首次术后3~6个月可行颅骨修补[5]。由于科技的进步,神经补片的应用,使很多病人在首次术后1个月余即可行颅骨修补。通过对两组患者比较发现:手术难易及切口愈合无明显差异,而术后脑功能恢复B组明显优于A组,而脑组织软化及脑穿通畸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再者颅骨缺损者在头部位置移动时,尤其是在病人低头时,会有明显酸楚不适的感觉。还有些病人在骨窗边缘感到疼痛,而这些情况均在颅骨修补后消失。颅骨缺损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病人的康复练习。而尽早修补颅骨则可以尽早解除这些问题,促进病人的康复练习,所以颅脑术后,遗留有颅骨缺损者,切口愈合好的话,我们主张在首次术后1月余,脑水肿过去后,即可行颅骨修补。

参考文献

[1]Bayirh,ClarhRS,kochanekPM.Promisingstrategiestominimizesecondarybraininjuryafterheadtrauma.CritCareMed,2003,31:S112.

[2]赵继宗.神经外科手术精要与并发症.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53一61

[3]Fodstadh,EkstedtJ,Fridenh.CSFhydrodynamicstudiesbeforeandaftercranioplasty.ActaNeurochirSuppl,1979,28:514~518.

[4]罗新名,焦秋云,刘正义,等,颅骨缺损状态下区域血流速度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02,12(3):12一13.

[5]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