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及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及价值评价

植桂芳

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611530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79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记录护理前后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DBP、SBP和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三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舒适度(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文化舒适度)比较,护理前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9.45±6.36)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2±4.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手术治疗患者行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对保证手术效果和预后恢复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及护理技术推广、采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手术较大的创伤性和疼痛,会加重患者的心理不适;对手术效果和预后的担忧,将导致患者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应激加强,从而影响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康复进程[1]。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力求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达到愉快状态,对手术的顺利的进行和确保良好预后有极大的积极影响[2]。我院通过对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9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行舒适护理,效果甚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5~71岁,平均(44.05±3.70)岁,手术方式:肿瘤手术5例,妇科手术13例,骨科手术14例,神经外科手术7例;观察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6~69岁,平均(43.95±3.56)岁,手术方式:肿瘤手术4例,妇科手术14例,骨科手术17例,神经外科手术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分组研究的价值。

1.3方法

1.3.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护理:①入院第1d,向患者讲解医院制度、环境和相关情况,介绍主治医师及护理责任人员。②入手术室前,由护理巡回人员负责接送,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协助配合医师的手术操作,严密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③病室护理人员术后遵医嘱对患者用药,向患者明确说明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应对措施。④出院前,嘱咐患者继续对身体各项体征进行自我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回院复查。

1.3.2观察组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

在上述条件下,对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具体措施:①术前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社会家庭背景、年龄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内容及形式的护理干预。②干净、舒适的病室环境有助改善患者的恐慌情绪,保持病室干净、整洁、无异味。温度(23℃左右)、湿度(50%)控制适宜。入手术室途中,由患者熟悉的医护人员接送,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干预,减轻患者入室前的焦虑和恐慌心理。③术中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操作,注意患者保暖,适当安慰麻醉中的患者,手术完成为患者换上干净衣服。④术后调理期间,嘱咐患者注意日常饮食,严密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更换床单,并保持患者肛周和会阴部清洁。采用音乐干预法转移疼痛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不适症状。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严密检测两组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及心率变化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手术患者舒适度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舒适度,问卷包括环境、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舒适度4个项目,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每项以0~4分制表示,0分表示无不适,1分表示稍感不适,2分表示中度不适,3分表示重度不适,4分表示难以忍受。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DBP、SBP及心率比较

护理前,两组DBP、SBP及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三项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舒适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舒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引发患者心理不良应激,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并间接影响术中麻醉及操作效果,不利手术疗效及预后[3]。随着护理技术和观念的转变,目前较为提倡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和全面性,舒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从患者的病情需要出发,在协助配合医师手术的同时,力求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4]。

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前DBP、SBP及心率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舒适护理较常规护理有较大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促进作用。围手术期患者普遍存在心理、生理问题加剧的情况,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术后疼痛、身体受创严重、对预后的恐惧和环境的干扰等[5]。患者的心理、生理和对环境的舒适度降低,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心脏、神经系统等系统功能失调,并反应在高血压和心率加速等症状上,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手术耐受度,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6]。舒适护理干预可及时调适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精神状态,护理前,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四个维度的舒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前者住院天数(49.45±6.36d)明显小于后者(54.32±4.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对手术治疗及预后产生积极影响。舒适护理涵盖整个围手术期,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环境改善,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和痛苦,可有助提高手术效率和护理质量。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较脆弱的状态,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有关知识,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和预后的担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并树立预后恢复的信心[7]。

参考文献:

[1]刘蕴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284-286.

[2]PriyadarshiniR.Pennathur,DavidThompson,JamesH.AbernathyIIIetal.Technologiesinthewild(TiW):humanfactorsimplicationsforpatientsafetyinthecardiovascularoperatingroom[J].Ergonomics:TheofficialpublicationoftheErgonomicsResearchSociety,2013,56(2):205-219.

[3]张雅娟,张洪莉,张素萍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6):909-911.

[4]邱振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2):291-293.

[5]Qing-LianLin,LongLiu,Hu-ChenLiuetal.Integratinghierarchicalbalancedscorecardwithfuzzylinguisticforevaluatingoperatingroomperformanceinhospitals[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2013,40(6):1917-1924.

[6]陶香兰,王琼莲,任君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西部医学,2015,27(9):1423-1424,1428.

[7]林艳.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z1):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