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原理在急性伤口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湿性愈合原理在急性伤口中的应用研究

钟立芳

钟立芳

湖南省财贸医院老年病科长沙市431000

摘要目的:探讨湿性愈合原理在急性伤口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为急性伤口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疼痛问卷调查疼痛评估及干预以及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30例湿性愈合患者伤口均完全愈合,胫前外伤平均愈合时间为(10.97±1.732)天。伤口护理过程中PUSH呈下降趋势,最终分值为0;湿性愈合伤口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100%;湿性愈合换药费比传统换药费降低170元/人。结论:湿性愈合可促进急性伤口的愈合,减轻伤口疼痛感,减少治疗费用。

关键词:湿性愈合;急性伤口;应用研究

湿性愈合主要是通过湿润和低氧的环境维持创缘到创面中央正常的电势梯度,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促进角质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急性伤口,指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传统的伤口愈合方法,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感染,但这种方法可使伤口脱水,结痂,在痂皮中混有一些表皮细胞,这些细胞被迫移向干燥的痂皮下深处,从而延长了伤口的愈合。在传统的伤口处理中的弊端导致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的爬行。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敷料于创面粘连,更换敷料时的再次损伤,延迟了伤口的愈合。有研究报道[1]湿润换药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换药痛苦,缩短相对应的费用也减少以及降低残障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加快伤口愈合,降低病人在院住院日,减轻病人住院费用,加快医院床位周转。

1材料

选取年龄在18-60岁择期行骨科脊柱,关节,创伤手术2天后病人,并且同意采取湿性愈合的方法,排除患有神智不清、合并有严重复合伤、有糖尿病,免疫系统及其他疾病、肿瘤及患有皮肤疾病的、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

2方法

本科室A区选30名病人,B区选30名病人,A区采用湿性愈合方法,B区选用传统的换药方法。伤口周围皮肤以0.5—1.0%的碘酊在伤口周围消毒皮肤两次,然后用0.9%的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并拭干。自制疼痛问卷调查表,在换药前后运用长海直尺对2组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及干预。自制伤口拆线及出院时间表,与医生一起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由换药护士负责收回问卷并统计。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结果采用SPSS19.0运用t检验方法对两组病人进行资料分析、对比,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愈合时间与随访结果湿性愈合组30例患者伤口均完全愈合,胫前外伤愈合时间为(10.97±1.732)天(见表1)相对于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14.7±2.184)天明显减少。伤口护理过程中PUSH呈下降趋势,最终分值为0。愈合后分别于1周后门诊随访,1个月后电话随访。局部无瘢痕形成,不影响正常活动。

表1两组愈合时间

4.2满意度调查结果对30例湿性愈合伤口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100%。

4.3同时病人湿性愈合换药费比传统换药费降低。

5讨论

湿性疗法湿性疗法的定义为使用各种湿性愈合敷料和(或)保持伤口适度湿润,促进组织细胞活性和生长,利于伤口愈合的一种方法[2]。应用湿性愈合环境理论指导实践中使用各种活性敷料促进坏死组织软化、溶解、清除和营造有利于愈合的微环境,即适度湿润、微酸(接近于皮肤pH)、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体温的伤口温度[3]。每次护理伤口均为一个评估过程,根据每次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敷料并配合物理干预(红外线)促进伤口的愈合。

众所周知,伤口一旦形成,机体就会迅速作出反应,启动愈合过程进行修复。而伤口局部的合适处理方式对愈合有着重要影响。不适当的局部处理措施将极大地影响伤口的愈合。因此,对专业护理人员来说,选择合理的伤口护理方案至关重要,同时需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传统的观点认为保持伤口干燥可能预防伤口感染,因此临床实践中常常尽可能地使伤口干燥。然而,1962年Winter博士在动物(猪)实验中证实了伤口在湿性环境下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一倍,随后Hinman(1963年)博士在人体伤口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愈合理论以及新的伤口护理敷料-湿性愈合理论和闭合性敷料。同样,Lock(1979年)证实保持伤口局部温度接近或者恒定在正常的37℃时,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增加108%。传统伤口护理是频繁更换敷料和用冷溶液冲洗伤口,这样常常造成伤口局部温度比正常体温低2-5℃,从而阻碍伤口的愈合过程。本研究中也发现,湿性愈合可以大大缩短病人伤口的愈合时间,减轻伤口疼痛感,减少治疗费用。

湿性愈合的具体机制复杂,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来发挥作用的:第一,湿性愈合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在湿性环境下,坏死组织被组织细胞自身的纤维蛋白溶酶以及其他蛋白溶解酶能水解坏死组织,有利于吸收而达到清创效果。第二,维护伤口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湿性环境是在闭合性敷料下面形成,故伤口局部的微环境常形成低氧张力。研究证明,相对低氧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最快,并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使血管形成加速,从而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第三,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湿性愈合下能提供细胞增殖分化和酶活性的发挥所需要的介质-水,俄而在湿润的环境下,细胞和酶能保持较好的活性,这些将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细胞在湿润环境下更能快速移行。第四,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β-TGF等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伤口复合。最后,可降低感染的机会,以及不会形成干痂,减少疤痕避免再次机械性损伤伤口,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间接地促进伤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卢素珍.湿润伤口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3,2:15-17.

[2]周听,蒋祺霞,彭青.湿性疗法在低温烫伤伤口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4):445-446.

[3]KerylnC.WoundCareManual[M].ObsornePark,Australia:SilverChainFoundation,2005,13(15):94-102.

作者简介:钟立芳,女,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