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研究

马燕妮

马燕妮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目的:研究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促使其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35-02

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其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患者发病后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慢阻肺的病因可分为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个体易感因素主要是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等,环境因素则是指患者的生活工作环境。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较差,很容易导致其生活质量不断下降。本研究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89岁,平均(73.28±3.94)岁。试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66~89岁,平均(73.25±3.82)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并遵医嘱开展相应护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慢阻肺的病理知识,并且要尽量放慢语速,尤其是老年患者理解能力较差,在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尽量多次讲解,确保其能准确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同时,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变化,在患者的依从性下降时应及时停止并择期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尽量将健康教育的时间调整到患者心情较好且依从性较高的时间段。

1.2.2心理干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且病情较重,疾病长时间对患者的影响可导致其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其中主要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让心态良好的患者多与心态较差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心态较好的患者感染并带动心态较差的患者,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同时,应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与鼓励,并且要不断让患者家属按时患者其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给予其各方面的物质支持,从而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1.2.3饮食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应为其准备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的食物,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充足。同时应尽量减少患者对食盐、油脂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等的摄入量。护理人员在实施饮食护理时还要对患者每日饮食量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每日饮食量划分为4~5份,并分为4~5次进食,以此让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进餐原则。另外,还要尽量为患者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其出现便秘的情况。

1.2.4药物护理老年患者的记忆力较差且用药依从性较低,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其有效的药物护理。其中首先要提前为患者准备好药物,确保每次用药量准确,患者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患者治疗期间应为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促使其用药依从性的提升。

1.2.5康复锻炼根据患者身体状态指导其开展康复锻炼,以打太极、慢走、散步、运动操等为主。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首先为腹式呼吸,让患者放松全身后将双手置于腹部,轻轻按压,在吸气时保持腹部放松,腹部逐渐膨出,并且要用鼻进行吸气,吸气后稍微憋气然后呼气。呼气时还可进行腹肌训练,主要是让腹部逐渐下沉,促使气体缓慢经口呼出;缩唇呼吸,让患者保持卧位或坐位,指导其调整呼吸后用鼻吸气,将嘴唇缩成鱼嘴状,让气体经过狭小的唇部缓慢呼出。对抗阻力呼吸训练,主要是让患者吹气球,其中应让患者尽量在吹气时将全部气体呼出。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测定,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肺功能测定主要是对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测定,生活质量评分用SF-36量表完成,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指标和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

3.讨论

慢阻肺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以气促、胸闷、咳嗽和喘息等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临床上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对症治疗措施,以此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从而促使其生活质量的提升[1]。但根据临床实践,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依从性通常较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难度较大,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2]。

优质护理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从而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保障[3]。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其对疾病了解不足、不良情绪、用药依从性较低和日常饮食不合理等均会对其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优质护理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其治疗效果得到保障[4]。

本研究对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有效促使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玲令.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对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5):72-73.

[2]谢玉花.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74-76.

[3]徐玲玲.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2):49-50.

[4]康秀红.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