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胰岛素种类对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浅析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胰岛素种类对疗效的影响

杨莉

(鹤岗市红十字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胰岛素种类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患者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乙组患者皮下注射人胰岛素R及人胰岛素NPH,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血糖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当日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2.56%,乙组为11.63%,甲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皮下注射人胰岛素R及人胰岛素NPH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皮下注射;胰岛素种类;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exploretheeffectofinsulintypesontheefficacyofsubcutaneousinsulininjection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86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whower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4toDecember2015.Their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they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43casesineachgroup.Thegroupofpatientswithsubcutaneousinjectionofpremixedinsulintherapy,groupBpatientswithsubcutaneousinjectionofinsulinRandinsulinNPH,comparisonoftwogroupsofpatientswithtreatmentoutcome.Resultsaftertreatment,bloodglucoselevelinpatientswithasuccessrat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groupB(P<0.05),thetwogroupshad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patientswiththebloodglucosefluctuations(P>0.05),insulindosagegroupincreasedthanbefore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groupB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foreandaftertreatmentofinsulin(P>0.05)ingroupA,hypoglycemiaincidenceratewas32.56%,11.63%ingroupB,groupA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groupB(P<0.05).ConclusionsubcutaneousinsulininjectionandinsulinRandNPHcaneffectivelycontrolbloodglucose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andtheincidenceofhypoglycemiaislow,effectiveandsafe,whichisworthyofpromotion.

[Keywords]type2diabetesmellitus;subcutaneousinjection;typeofinsulin;clinicalefficacy

胰岛素由人体胰脏胰岛β细胞,在如葡萄糖、核糖、胰高血糖素等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下分泌的一类蛋白质激素。胰岛素为体内能够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并能够促进蛋白质、糖原及脂肪的合成[1]。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病于40岁以后人群,在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产生能力未完全消失,体内胰岛素含量相对分泌不足,可通过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2]。通过分析来该院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胰岛素种类对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无严重心肝肾重要功能障碍患者,无水电解质紊乱患者,无妊娠患者,无酮酸症中毒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甲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为(58.6±4.8)岁,乙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为(57.9±4.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所有患者接受1周胰岛素泵及门冬胰岛素治疗。安装胰岛素泵监测患者早晨7点空腹血糖,达标标准为空腹低于7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10mmol/L,治疗1周血糖达标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甲组患者使用预混胰岛素70/30治疗,2次/d,早餐前用量为早餐前大剂量、午餐前大剂量、早餐前至晚餐前基础量三者总和,晚餐前用量为晚餐前大剂量与晚餐前至次日早餐前基础量的总和。乙组患者皮下注射人胰岛素R及人胰岛素NPH。人胰岛素R早餐前用量为用泵早餐前大剂量及早餐前至午餐前基础量的总和,午餐前用量为泵午餐前大剂量剂午餐前至晚餐前基础量的总和,晚餐前用量为泵晚餐前大剂量及晚餐前至睡前基础量的总和,睡前人胰岛素NPH用量为睡前至次日早餐前基础量总和。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前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监测第2天早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空腹C肽、肝肾功能。患者住院期间每天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7点毛细血糖,以睡前7点血糖值为标准计算当日血糖波动幅度,监测并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

1.4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患者胰岛素用量,控制标准为空腹低于7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10mmol/L,连续3d则为达标。血糖低于3.0mmol/L为低血糖。

1.5统计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比较

治疗后,甲组患者血糖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当日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甲组患者出现14例低血糖,发生率为32.56%,乙组出现5例,发生率为11.63%,甲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人体胰岛素及胰岛细胞功能存在缺陷,血糖调节能力降低,使人体血糖水平快速升高,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抑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过程,降低胰岛素合成[3]。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胰岛素制剂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动物胰岛素中主要为猪胰岛素及牛胰岛素,猪胰岛素从猪胰脏内提取,牛胰岛素从牛胰脏中提取。对人体而言,动物胰岛素属一种异种蛋白,免疫原性较强,但易导致过敏反应或使注射部位脂肪出现萎缩,长期使用后则可能出现抗体,丧失治疗效果。人胰岛素是利用人工基因高科技生产技术合成,产生一种与人胰岛素结构及功能相似的类似质。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结构差异细微,与动物胰岛素相比,免疫原性显著降低,极大提高生物活性,加快吸收速度,降低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情况的发生。按照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将胰岛素分为长效、中效及短效。长效胰岛素注射3~8h后起效,14~24h后达药效高峰期,可连续作用28~36h,可餐时注射。主要用来控制患者空腹血糖、两餐间血糖。只限于皮下注射。主要有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预混胰岛素是由短效胰岛素及中效胰岛素通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预混制剂,可在餐前半小时注射。主要有诺和灵30R、诺和灵50R、甘舒霖30R、甘舒霖50R等。中效胰岛素注射1~3h后起效,6~12h后达药效高峰期,可连续作用18~26h,可在餐前半小时注射。主要有诺和灵N、优泌林N及甘舒霖N等。主要用来控制患者空腹血糖、两餐间血糖。只限于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注射半小时后起效,2~4h后达药效高峰期,可连续作用6~8h,可在餐前半小时注射。主要有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甘舒霖R及优泌林R等。短效胰岛素主要用来患者餐后血糖水平,此时采用静脉注射则会立即影响血糖水平,所以,对于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患者应使用静滴速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注射15min后起效0.5~1h后达药效高峰期,可连续作用2~4h,可在临近餐前或餐后注射。主要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费用较高。该次研究在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改成皮下注射方法。该次研究显示,治疗后,甲组患者血糖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当日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2.56%,乙组为11.63%,甲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皮下注射人胰岛素R及人胰岛素NPH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俊,杜亚丽,席艳格.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59-160.

[2]周波,黄春,李青,等.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967-968.

[3]吕骅,张星光,吕肖锋.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