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教育助力英语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用情感教育助力英语高效课堂

肖婷

关键词:情感教育;英语高效课堂;教师;学生

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递、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才能开启学生蒙昧的心扉,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激发学习动机,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强化学法指导,锻炼学习意志,培养合作精神。

一、调动积极因素,变“不学”为“想学”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正确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动机是行动的内部动力。在英语学习中,只有明确学习动机,才能明确学习方向,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必须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国际、国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思想和科学文化教育,使其认识到学习英语的时代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让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设法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

二、营造和谐氛围,变“厌学”为“愿学”

学习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而师生关系是形成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学习动力,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变“厌学”为“愿学”。教师热爱关心学生,也往往受到学生的热爱,学生由此爱屋及乌,喜欢其所教的这门功课,从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和蔼的语言,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满足学生的情意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求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教师应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以鼓励,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学习的自信。此外,教师的情感容易产生迁移效应,具有极强的感染作用,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

三、培养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有了强大的兴趣就会入迷,入迷自然勤奋,最终达到忘我。”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深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应该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且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一种新鲜感,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组织朗诵、阅读、小论文等比赛,使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观点和术语,在应用中尝到乐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

四、强化学法指导,变“死学”为“会学”

“学法”不仅仅指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如学习观点、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评价等。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加强学法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是一种带有策略性的较高层次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英语学法的指导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的个体研究相结合;二是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三是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也就是说,英语教师不但要依照语言习得规律来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使其学会高效率地学习。

五、磨砺坚强意志,变“怕学”为“能学”

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磨砺其坚强意志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目前许多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英语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放弃英语学习。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现有资源,努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如通过英语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追求上进,做到能败能学。教师还要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和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英语的语言学习。

六、培养合作意识,变“独学”为“互学”

合作意识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英语教学过程是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群体精神的重要方式。学生往往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的感情和感受当作评估自己的标准,当感觉自己是群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己有价值的感觉。

采取合作学习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消除思想焦虑,鼓励大胆参与,增强学习动机,树立自信心和自我尊严。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管学生,让学生督促学生,让接受能力快的学习帮助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帮助其出谋划策,让组长负责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作为小组一员的责任,促使学生互帮互学,养成合作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这样,在集体荣誉感催促下,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被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所触动,也会努力争取每一分为本组争光。当然,教师应充当好设计者、组织者、鼓励者和评价者的多重身份。

情感既是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够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学生及健全人格的形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沙洋中学4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