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赵洁

赵洁

(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炎科七病区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情感负担与身体负担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经济负担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面对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回避与屈服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护理可以降低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护理;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81-02

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burden,SPB)[1]指患病期间患者因疾病和照护需求而影响他人,感到愧对家人、朋友、拖累他人而导致的内疚、抑郁、负担感、自我感觉降低的负面心理反应。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临床常见的传染病,治疗周期长,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对家人的生活、情感及经济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SPB[2]。我国乙型肝炎患者人数占世界首位,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降低其SPB,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结果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16年起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乙肝免疫学检查、乙肝DNA检测、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等确诊。72例患者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18~55岁,平均(37.7±11.5)岁。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其他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无家属以及原患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患者。

1.2方法

(1)心理评估:患者入院后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患者真实的内心想法,利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与应对方式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了解患者SPB情况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2)建立支持性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将以往被动执行医嘱的护理角色转变为支持者角色,主动接触患者,充分挖掘患者潜在的资源与能力,使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如挖掘患者既往工作、学习取得的成绩,对社会、家庭的贡献,让患者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积极配合治疗。(3)心理护理:依据患者SPB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如患者担心乙型肝炎预后,则耐心解释现在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控制率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担心肝炎病毒传染给家人、朋友,则对患者进行乙肝传播途径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采取科学的隔离方法预防传播,如乙型肝炎女性准备生育时,通过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进行主动免疫以阻断母婴间的垂直传播,夫妻生活使用避孕套预防体液传播等;患者担心医疗费用,则介绍国家医保政策及相关医疗救助政策等。(4)体会治疗取得的效果:让患者切身体会配合治疗带来的效果,如肝功能与乙肝DNA的改善,乏力、食欲的好转。通过治疗降低其身体负担感受,进一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网络信息支持:利用宣传册、健康教育栏、科室公众微信号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乙型肝炎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治疗方法、预后、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消除其因相关知识缺乏而对疾病产生的恐惧感,以客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6)社会支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关怀。

1.3观察指标

比较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PB与应对方式的差异。SPB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价,该量表含情感负担、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三项目、10个条目,每条目1~5级评分,分值越高,SPB越重。应对方式采用应对方式量表评价,该量表含面对、回避、屈服三项目、20个条目,每条目1~4级评分,其中面对为积极应对方式,回避与屈服为消极应对方式,分值越高,越倾向于选择此应对方式。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χ2,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干预前后SPB比较

见表1。

3.讨论

乙型肝炎患者由于食欲减退、乏力、腹胀等产生身体负担;担心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肝炎结核传染家人、被他人歧视而产生心理负担;患病后需长期休息、静养、吃药、检查,无法工作而产生经济负担。黄媛媛[3]对180例青年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SPB平均分值为27.04±4.27分,存在SPB的患者占比达83%,其中4.1%为重度负担,17.6%为中等负担。乙型肝炎患者SPB与以下相关因素,女性担心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给婴儿,故女性SPB高于男性;病程时间长,患者身体负担与经济负担重,SPB重;生活自理能力差,需家人照护,SPB重;治疗依从性差,病情控制差,SPB重;社会支持度差,SPB重;对病情不知晓而产生不确定感,SPB重。SPB使患者产生负面心理反应,影响患者患后的疾病应对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疾病的治疗、预后均产生负面影响。

支持性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以支持者的角色,利用患者潜在的资源与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协助患者渡过危机,使患者获得希望与战胜疾病信心的护理模式。何冰杰[4]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患者SPB水平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本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支持性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乙型肝炎患者SPB,使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此外,苏萍[5]对重症肝炎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降低的同时,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程度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支持性心理护理可以降低乙型肝炎患者SPB,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妹芳,朱海萍.慢性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3):281-284.

[2]黎丽嫦.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5):36-38.

[3]黄媛媛,张军玲,赵梅.青年乙型肝炎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8,16(9):1122-1124.

[4]何冰杰,王晓燕,余丽君,等.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1):92-95.

[5]苏萍.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