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要求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要求探析

朱华丰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调查我国国土的地形地貌,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生产环境与社会人文活动的基础性、综合性工作。而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其调查质量直接关系着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为此,本文概述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的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全面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的应用要求,同时提出了地理国外普查外业调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外业调查;目标;原则;应用要求;实施方案

现阶段,地理国情普查已经成为科学调查与全面获取我国国情国力数据的重要方法。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相关部门能够成功获得我国的各种地理国情数据,并采用专业方法综合统计与科学分析这些数据,更好地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与公众生活服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有效确保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而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则是提升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

一、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的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对地理国情普查内业工作环节中采集到各类地理国情要素、地表覆盖类型和内业工作中难以定性的地物属性、边界等相关信息数据展开实地抽样调查与核实,从而发现与修正内业采集中工作中的错误,校验内业判读与解译工作的正确率,同时创建相关的遥感影解译样本数据库,为内业人工解译工作的展开提供数据支持。而关于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的工作原则笔者认为可用六字简要概括即走到、看到与记到。也就是说在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中工人员必须客观真实地记录下国土可到达工作地区的相关地理国情要素与具体的地表覆盖类型,并在把握普通地物的基础上,补充典型性地物,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在地理国情外业调查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参照基础数据与相关专业资料,在充分考虑自然因素、人力条件与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可行性强、科学性高的外业调查方案,对内业采集与判读环节中的数据错误与不定性内容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1]。

二、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的应用要求

(一)科学制作出规范的外业调查底图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底图是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的基础资料,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前应该依据内业工作中的信息分类结果与判译提取成果,同时有效结合彩色正射影与空间专题信息等,科学配置好相关的矢量数据符合,正确标注好相关地理要素名称、属性等,以制作出符合行行业标准的外业调查底图,为即将展开的外业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明确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的常用方法

在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中,常用的调查方法:纸质调查底图与笔记本电脑结合法、数字调查系统法以及纸质核查底图外业调绘内业分析整理法。通常在实际的外业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可借助相关的外业调查工作底图,通过专业的数字调查系统和其它相关方式,实地调查与确认内业采集与判译工作中难以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边界、地物属性以及相关的地表覆盖类型等,值得注意的是地理国情外业调查工作还要补测与补调那些新增地物和已发生变化的地理信息要素。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地采集到相关的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如实记录实际的调查线路与具体的工作区域,并及时将这些调查信息,完整如实地反映到基础数据库中,从而生成最终的外业调查结果[2]。

(三)优化外业调查人员与调查设备配置

在地理国情外业调查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依据本次外业调查的具体任务量,同时综合考虑调查区域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与其它地理国情信息分布状况等,科学配置好所需的工作人员,并准备与检查好诸如交通工具、笔记本电脑、照相机、通信设备、定位设备等众多相关的调查设备。

三、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科学设计调查线路

在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活动状况与社会生产环境,以此设计出科学的调查线路。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设计出的调查线路应该能够尽可能地全面反映出调查区域的各类地理要素分布特征与相关地表覆盖特点。即每一个调查样本都能够反映出相应的地理要素分布特点和地表覆盖类型。在那些地表覆盖类型较为一致的调查区域中,调查样本的总数应该能充分反映出调查地区的整体地理要素特征与地表覆盖类型整体分布趋势。

(二)全面搜集相关专业资料

在外业调查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密切与调查区域的各级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的联系,进而这些部门中获得可信度高、实时性强的交通、水利、林业、民政、教育、农业、旅游等相关的专业资料[3]。

(三)全面调查工作区域的地理国情要素

全面调查工作区域的地理国情要素的主要是依据外业调查底图对内业信息采集环节中难以确定的一些国情要素边界、区域位置、地物属性等展开相应的实地核查,以查清和完整记录好外业调查底图中的各类疑问要素类型、区域边界与地物属性。同时针对内业采集环节中的那些缺乏完整专业资料的地理国情要素属性,外业调查人员要做进一步的调查补充,以确保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完整性。

(四)科学调查工作区域的地表覆盖分类

科学调查工作区域的地表覆盖分类主是查清、解译、拍摄与记录好外业调查底图上标注出来的些疑问图斑。尤其是在调查区域的实地地物形态与地物影像形态差异明显时外业调查人员要选择在植物生长期地表覆盖物仔细核查,以正确确定相关地表覆盖的分类与属性。对于那些人力难以到达的调查区域的图斑,外业调查人员可以借助同类地物类比、地理相关分析、询问等方法展开调查工作。

(五)及时补调和补测工作区域的新增地物与图斑等

在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中,对于那些无法定位到底图影像上的新增地物和变化图斑、变化要素等,外业调查人员借助专业的测量设备,采用专业测量方法对它们进行精确的实地定位,以准确调查出图斑和相关地理要素的变化范围。而对于那些缺乏无影像参考,外业调查人员难以实地补测的大范围新增地物或图斑变化区域,相关调查人员仍需参照该区域的实际变化状况,在外业调查底图上用文字和一些特符标记示意性标注出该地区的新增地物与相关的变化图斑等,以方便后期其他工作人员的补充调查工作。至于那些能够直接定位到底图影上的新增地物和变化图斑、变化要素等,外查调查人员就可通过图外注记方式和图上标绘方式有序地展开相关调查[4]。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工作能够有效修正内业采集中工作中的错误,校验内业判读与解译工作的正确率,同时创建相关的遥感影解译样本数据库,为内业人工解译工作的展开提供数据支持。外业调查工作人员在展开工作前,必须科学制定外业调查底图,明确外业调查方法,合理配置外业调查人员与调查设备,同时制定出最佳的外业调查方案。依据该方案规划好的调查路线与收集到专业资料,展开地理国情要素调查和相关的地表覆盖分类调查,同时还要及时补调和补测调查区域的新增地物和变化图斑等,从而最终获得客观性强、可信度高的地理国情国力信息数据,更好地为国防安全与社会生产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博.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要求[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6):188-189,194.

[2]李杰.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要求[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173,593.

[3]何旦.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要素组成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137.

[4]梁志华,雷露露.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