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正常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探讨正常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临床观察

朱丽莎1王凤玲1冉训2艾彪1

朱丽莎1王凤玲1冉训2艾彪1

(1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00)

(2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松滋4342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120-02

【摘要】目的观察正常早、中、晚期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浓度(TBA)的变化,及早预防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方法采用总胆汁酸循环酶法测定我院5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血清和132例正常各孕期妇女总胆汁酸浓度,比较妊娠各期中TBA的变化。结果

早孕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中孕组与早孕组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晚孕组与中孕组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正常早、中、晚期孕妇血清TBA具有上升趋势且各期有显著性差异。本文认为密切观察妊娠期妇女的TBA的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清总胆汁酸的浓度孕妇胆汁淤积症

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是胆汁中存在的一类胆烷酸的总称[1]是在肝内由胆固醇生成的24碳类固醇化合物,随胆汁排入小肠,约95的胆汁酸再经“肠肝循环”由肝细胞摄取、排泄;当肝细胞损伤或肝分泌胆汁功能下降时,导致肝不能充分摄取胆汁酸或胆汁酸的排泄不畅而在血清中积蓄[2]。TBA测定是一个灵敏的肝功能指标之一[3]也是诊断妊娠ICP的敏感指标[4]。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妇女(21-35周岁)50例,作为对照组。妊娠期12周以内妇女41例,作为早孕组。妊娠期13-27周末妇女43例,作为中孕组。妊娠期28周以后妇女48例,作为晚孕组。妊娠早、中、晚期组病例均为B超、肝功、肾功、血糖、胎儿均正常的单胎孕妇。

1.2方法按厂家提供试剂盒参数设计及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测定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对5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及132例不同孕期孕妇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结果见表1。

2.2对各组总胆汁酸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2。

表1健康妇女及不同孕期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结果

观察组例数结果(μmol/L)

对照组503.4±1.6

早孕组414.3±1.8

中孕组435.7±2.2

晚孕组487.0±2.0

表2各观察组相互比较结果

比较组对照组结果

早孕组对照组P<0.05

中孕组早孕组P<0.01

晚孕组中孕组P<0.01

早孕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组与早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孕组与中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从结果可观察到孕妇随着孕期的增加血清TBA浓度也在增高。增高的原因可能是中期、晚期孕妇体内雌、孕激素达相当高的水平,肝脏对其反应过强而发生代谢障碍,引起血清TBA升高[5]。由于胎儿发育增快,机械挤压肝胆系统,也可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而回流入血,致使血清TBA水平升高。

血清TBA是胆固醇在肝内分解以及肝肠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其生成代谢与肝脏关系密切。妊娠ICP是一特发于妊娠的疾病,妊娠中晚期发生瘙痒、生化特征为胆汁淤积,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代谢有关,可能是孕妇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肝细胞对胆盐的摄取、运转和排泄障碍,导致胆汁淤积[6]。血清TBA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也是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指标。胆汁淤积可导致胆小管内形成胆栓,血清TBA的浓度升高,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对症处理,可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死亡及产后出血等母婴不良后果。血清TBA是衡量胆汁酸代谢的灵敏指标,能预测围产儿的预后,在孕妇胆汁淤积综合症中具有重要意义,ICP可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重者可致胎儿宫内死亡[7]。

本文在分析各孕期妇女血清总胆汁酸浓度时发现:随着妊娠期的发展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呈逐渐持续升高,有显著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妊娠期的发展雌激素水平相应升高而引发肝内胆汁淤积。所以本文认为密切观察妊娠期妇女TBA的变化在及早预防肝内胆汁淤积症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格非,主编.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9.235-237.

[2]JavittNB,MillardTDiagnosticvalueofserumbileacidmeasuredforbiliarydisease.AdvIntMed,1980;25(1):147.

[3]张云,孟宪华.总胆汁酸对肝病的诊断价值.陕西医学杂志.2000;29(6):338-340.

[4]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109.

[5]齐丽,王晓芳.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J].临床荟萃,1998,13(13):590-593.

[6]刘映霞,主编.高危妊娠监护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47-148.

[7]程小尧,雷华江,孙红兵,等.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清总胆汁酸对围生儿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3):61-62.